1. 中医百科
  2. 红花

红花

红花
1 #

名称

Safflower

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红花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5~6月当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管状花,晒干、阴干或烘干。

【原形态】

红花,又名:黄蓝(《博物志》),红蓝(崔豹《古今注》),红花草(《履巉岩本草》),红花菜(《救荒本草》)。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质硬,近于无柄而抱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渐狭,先端尖锐,边缘具刺齿;上部叶逐渐变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花序大,顶生,总苞片多列,外面2~3列呈叶状,披针形,边缘有针刺;内列呈卵形,边缘无刺而呈白色膜质;花托扁平;管状花多数,通常两性,橘红色,先端5裂,裂片线形;雄蕊5,花药聚合;雌蕊1,花柱细长,伸出花药管外面,柱头2裂,裂片短,舌状。瘦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毫米,基部稍歪斜,白色,具4肋。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性味

辛,温。

性状

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红花的效果

功效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主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经脉

心经肝经

主治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0g。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养血和血宜少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 外用:研末撒。

注意禁忌

孕妇忌服。

红花的药方

  • ①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 ②治热病胎死: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妇人良方补遗》)
  • ③治胎衣不下: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盏。(《产乳集验方》)
  • ④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 ⑤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 ⑥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 ⑦治聤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圣惠方》)
  • ⑧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 ⑨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 ⑩治痛经 红花6g,鸡血藤24g。水煎调黄酒适量服。(《福建药物志》)
  • ⑾治关节炎肿痛 红花炒后研末适量,加入等量的地瓜粉,盐水或烧酒调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 ⑿治噎膈 红花(端午采头次者,无灰酒拌,湿瓦上焙干)、血竭(瓜子样者为佳)各等分。上为细末,用无灰酒一小盅入药在内,调匀,汤炖热徐徐咽下。初服二分,次日服三分或四分,三日服五分。(《简便单方》)
  • ⒀治子宫颈癌 红花、白矾各6g,瓦松30g。水煎,先熏后洗外阴部,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下次加热后再用,每剂药可反复应用3~4日。(《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9):9)
  • ⒁治肿毒初起,肿痛不可忍者 用红花、穿山甲 (炒)各五钱,当归尾三钱,黄酒二盅,煎一盅。调阿魏五分,麝香五厘服。(《外科大成》)

【食疗方】

1.红花枸杞芪归汤

红花9克,枸杞子15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大枣10枚。将上述五品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每日1剂,连用5~7日。

功效:益气养血通经。主治气血虚弱型闭经等症。

2.红花香附陈皮汤

红花3克,香附10克,陈皮6克,红糖适量。将红花、香附、陈皮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红糖适量溶匀即成。每日1剂,连用5~7日。

功效:开郁行气。主治气郁型月经滞后症,多见经期延后,精神郁闷,胸痞不舒,乳胀胁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