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血竭

血竭

血竭
1 #

名称

Resina Draconis

骐驎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血竭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原形态】

麒麟竭,又名:渴留(《唐本草》)。多年生常绿藤本,长达10~20米,茎被叶鞘并遍生尖刺。羽状复叶在枝梢互生,在下郎有时近对生;小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20~3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叶柄及叶轴具锐刺。肉穗花序,开淡黄色的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约2~3厘米,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亦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样。种子1枚。

【生境分布】

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主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

性味

甘、咸,平。

炮制

除去杂质,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

性状

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而咸,嚼之砂样。以外表色黑如铁,研末红如血,燃之其烟呛鼻者佳。

此外,尚有索科特拉血竭,系龙舌兰科植物龙血树的树脂,呈小泪滴状或碎块状,长不过2厘米,断面玻璃样,薄片酒红色。加热时无苯甲酸气味。产于东非。

血竭的效果

功效

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 主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经脉

心经肝经

主治

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 ①《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 ②《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 ④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 ⑤《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用法用量

  • 内服:不宜入煎剂,应研末冲服,0.3~1g,或入丸剂;
  • 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

注意禁忌

凡无瘀血者慎服。孕妇忌用。

血竭的药方

  • ①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血竭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麒麟血散)
  • ②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摘元方》)
  • ③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
  • ④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医林集要》)
  • ⑤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生地黄半两(别为末)。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博济方》血竭散)
  • ⑥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圣济总录》血竭散)
  • ⑦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济急仙方》)
  • ⑧治痔漏疼痛不可忍:血竭,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频为妙。(《杨氏家藏方》血竭散)
  • ⑨治嵌甲疼痛:血竭末调敷之。(《医林集要》)
  • ⑩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血竭一两,硫黄一两(细研)。捣罗为散,研令匀,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 ⑾治产后血冲心膈喘满,命在须突 血竭没药各一钱五分。研细末,童便和酒调服。(《本草汇言》引《广利方》)
  • ⑿治一切金疮及肿毒溃烂,不生肌肉 血竭、净发灰、乳香没药轻粉、象牙末各等分,冰片少许,共为末,掺之。(《本草汇言》引《广利方》)
  • ⒀治下疳 血竭儿茶乳香(去油)、龙骨(研细末)、没药(去油)各三分。研细掺之。(《疡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