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病变机理

病变机理

病变机埋,是疾病发生以后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疾病形成后的基本属性及其传变的规律。

疾病的发生,是邪正斗争的结果,整个疾病存在的过程,始终贯穿着邪正斗争。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如果正气受到损伤,阴阳平衡被破坏,并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使气血津液运行紊乱,就会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因此,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每种疾病或症状都有各自的病变机理,但从总体来说,都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1.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之间由于相互斗争所发生的双方力量对比的盛衰变化。邪正盛衰变化的结果,一方面影响着病证性质的虚实变化,另一方面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转归。

2.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阴阳之间失去正常的协调平衡关系,从而出现的一种病机变化。阴阳失调是一种最基本的病机,是一切病机变化本质的最高概括。凡脏腑失常、经络失调、气血失和等,都是阳阳失调的表现形式。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之间通过相互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作用,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关系。若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等因素, 破坏了这种协调与平衡,就会导致阴阳失调。阴阳一旦失调,其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都会失调,从而出现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主要表现为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互转、阴阳亡失等病理变化。

3.气血津液失常

气血津液失常,分为气失常、血失常和津液失常三个方面,每一方而又有不足和失调两类表现。其不足则形成虚证,如气虚、血虚、津液亏虚等;失调则主要表现为气血津液运行失常。

(一)气失常

1.气不足

气不足则形成气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语声低弱等。气虚而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可出现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等证。

2.气失调

失调的病机变化较多,有气盛、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泄等。

气盛即气有余,气有余则使气机壅塞,并可化热化火。如肺气有余,气满胸中,壅塞不通,则胸中闷胀、喘息声高;若气有余而化火灼肺,则出现发热、汗多、口渴、咳吐黄稠痰等症。

气滞即气机不畅,运行受阻,郁滞于局部,引起胀满、疼痛等症;气机郁滞日久,则易化火。如肝气郁滞,则胸胁胀满,或有少腹胀痛,心情抑郁;若气郁化火,肝火上冲,可出现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症。

气逆、气陷、气闭、气泄四证,是由气的升降出入失常所导致的病机变化。气升太过,则为气逆;气降太过,则为气陷;气失宣泄,不得外出,可形成气闭;气失固摄,不能内守,可导致气泄。气逆、气闭多为实证,气陷、气泄多为虚证。如肝气上逆则眩晕、头胀或昏厥;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中气下陷则头昏目眩、大便下利、内脏下垂、脱肛;肺气郁闭则胸闷、呼吸不畅、鼻塞、无汗;肺气不固而气泄则自汗;肾气不固而气泄则小便失禁;凡气泄过度,可致 气脱。

(二)血失常

1.血不足

血不足则形成血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少寐、口唇爪甲色淡、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血虚而脏腑失养,主要表现为心血虚和肝血虚证。

2.血失调

血失调主要表现为血瘀和出血。血瘀是血行不畅,经脉瘀阻,可导致疼痛、肿胀、癥积等病理变化。出血是因血脉损伤,血液离经;或脾不统血,或肝不藏血,导致各种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三)津液失常

1.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主要形成燥证。若感受燥热之邪气,则形成外燥证;若由五志化火,或发热、多汗、吐下过度、失血等原因使津液耗伤,则形成内燥证。燥证的特征是津液 不足,皮肤、孔窍、脏腑皆失其滋润,从而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津液亏虚严重者,则演变为阴虚证。

2.津液失调

津液失调即津液的运行代谢障碍,水湿内停,从而导致痰饮、水肿等病证。其形成原因,主要在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使脾不能运化水湿,或肺不能通调水道,或肾不能主水液代谢,都可使气化失司,水湿停聚。

气失常、血失常、津液失常三方面的病机也可相互影响。如气虚可导致血虚,血虚也可导致气虚;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可导致气滞;气滞则津液代谢障碍;血不足也可导致津液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