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零余薯

零余薯

黄药子
1 #

名称

Airpotato Yam Rhizome

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

  1. 黄药子
  2. 黄药根
  3. 大苦
  4. 木药子
  5. 黄独
  6. 金线吊虾蟆
  7. 赤药

零余薯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将块茎挖出,去掉茎叶,洗净泥土,横切成厚约1~1.5厘米之片,晒干。

【原形态】

黄独,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近于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左旋,无毛。单叶互生;叶柄较叶片稍短;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5-16(-26)cm,宽2-14(-26)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直径1-3cm,外有圆形斑点。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cm,退化雄蕊6,长仅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cm,宽0.5-1.5cm,两端圆形,成熟时淡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种翅栗褐色,向种子上方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洒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缘。
  •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味

苦、辛,凉。有小毒。

性状

干燥的块茎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片子,横径2.5~6厘米,长径4~7厘米,厚0.5~1.5厘米。表面棕黑色,有皱纹,密布短小的支根及黄白色圆形的支根痕, 微突起,直径约2毫米,一部分栓皮脱落,脱落后显露淡黄色而光滑的中心柱。切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的凹凸不平。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子坦或呈 颗粒状。气微,味苦。以身干、片大、外皮灰黑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零余薯的效果

功效

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主治瘿瘤,喉痹,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肿瘤,吐血,衄血,咯血,百日咳,肺热咳喘。

经脉

肺经肝经

主治

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瘿瘤,喉痹,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肿瘤,吐血,衄血,咯血,百日咳,肺热咳喘。

  • ①《开宝本草》: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
  • ②《纲目》:凉血,降火,消虞,解毒。
  • ③《江苏植药志》:治腰酸痛。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研末1~2g。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数;或磨汁涂。

注意禁忌

内服剂量不宜过大。 《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服,痈疽发时不焮肿、不渴、色淡、脾胃作泄者,此为阴症,当以内补为急,解毒次之,药子之类宜少服,止可外敷。

零余薯的药方

  • ①治吐血不止:黄药子(万州者)一两,捣碎,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热服。(《圣济总录》黄药汤)
  • ②治吐血:真蒲黄,黄药子等分。用生麻油调,以舌舐之。(《百一选方》)
  • ③治鼻衄不止:黄药子一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阿胶汤调下。良久,以新汲水调生面一匙投之。(《圣济总录》黄药散)
  • ④治疮:黄药子四两,为末,以冷水调敷疮上,干而旋敷之。(《简要济众方》)
  • ⑤治天泡水疮:黄药子末搽之。(《濒湖集简方》)
  • ⑥治缩脚肠痈,干黄独一两,煎服。不可多用。(《浙江民间草药》)
  • ⑦治缠喉风,颐颔肿及胸膈有痰,汤水不下者:黄药子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下。吐出顽痰。(《扁鹊心书》黄药子散)
  • ⑧治热病、毒气攻咽喉肿痛:黄药一两,地龙一两(微炙),芒硝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蜜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 ⑨治瘿气
    • ㈠黄药子一斤。浸洗净,酒一斗浸之,每日早晚常服一盏,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斗门方》)
    • ㈡海藻(酒洗)一两,黄药子二两(万州者佳)。上为末,置掌中时时以舌舐之,以津咽下,治三分之二止药。先须断厚味,戒酒色。(《证治准绳》海药散)
  • ⑩降气治胃痛:黄药(炒过)、陈皮苍术金钱草各二钱,土青木香一钱五分。研粉服或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 ⑾治鱼口,腰膝疼痛:黄独根五至八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⑿治睾丸炎 黄独根9~15g,猪瘦肉120g。水炖,服汤食肉,每日1剂。(《江西草药》)
  • ⒀治扭伤:黄独根、蚤休(均鲜用)各等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 ⒁治腹泻:黄药子研末,每次3克,开水吞服。(《贵州草药》)
  • ⒂治疝气、甲状腺肿、化脓性炎症:黄药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 ⒃治瘰疬 黄独鲜块茎60~90g,鸭蛋1枚。水煎,调些酒服。(《福建中草药》)
  • ⒄治百日咳。黄药子三至五钱。冰糖为引,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江西《草药手册》)
  • ⒅治小儿咽喉肿痛 苦药子、白僵蚕各等分。上二味,捣为细散,每服半钱匕,白矾水调卜,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苦药子散)
  • ⒆治舌肿及重舌 黄药、甘草(炙,锉)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圣济总录》黄药汤)
  • ⒇治发背疮口内满难合 黄药(去粗皮,炒)三两,白芷白及鸡内金各五钱。上四味为末,用新水调,敷周围四畔。(《刘涓子鬼遗方》胜金散)
  • (21)治发背痈疽脓尽,四面皮粘,恐再有脓毒攻起 黄药子、白药子各一两,赤小豆一合。上三味为末,水调敷。(《刘涓子鬼遗方》逼毒散)
  • (22)治小儿疝气 黄独根30g,三叶木通(果实)、荔枝核各15g,车前子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23)治斑豆疮入眼 黄药一两,木香一两,川大黄三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日好浆水调为膏,摊生绢上,贴眼睑上下,不得入眼,干即易之。(《圣惠方》黄药散)
  • (24)治毒蛇咬伤
    • ㈠黄药子9g,天葵子、生天南星各3g。捣绒敷伤口。(《贵州草药》)
    • ㈡黄药子180g,蚤休八角莲各18g。研细粉或细粉压片,每服6~9g,每日3~6次,一般用米汤送服。胃肠出血者,温开水送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 (25)治咯血 黄药、汉防己各一两。为末,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小麦二十粒,同煎,食前温服。(《经验方》)
  • (26)治舌上出血不止 黄药子一两,青黛一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匕,食前新汲水调下,日二服。(《奇效良方》圣金散
  • (27)治盲肠癌,贲门癌,食管下段癌 黄药子500g。切片,浸入1500ml白酒中,石膏封口,用糠米头煨2小时,取出放入冷水中,浸7天后过滤。每吸取小量,以口头保持有酒味为度,每日50~100ml。(《抗癌本草》引《常用中药类辨》)
  • (28)治咳嗽气喘 黄独块茎、胡颓子叶各9g,甘蔗节2个。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