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草豆叩

草豆叩

草豆蔻
1 #

草豆蔻2
1 #

名称

Katsumade Galangal Seed, Seed of Katsumada Galangal

豆蔻、漏蔻、豆蔻子、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

  1. 草豆蔻
  2. 漏蔻
  3. 豆蔻子
  4. 草蔻
  5. 大草蔻
  6. 偶子
  7. 草蔻仁
  8. 飞雷子
  9. 草豆蔻仁
  10. 弯子
  11. 草叩
  12. 草叩仁

草豆叩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婪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秋季果实略变黄色时采收,采得后晒至八、九成干,剥去果皮,再晒至足干。或将果实用沸水略烫后晒至半干,去其果皮,再晒至足干。宜置阴凉干燥处。

【原形态】

草豆蔻,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状茎粗壮,棕红色。叶2列,具短柄;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0~55厘米,宽2~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或光滑;叶鞘膜质,抱茎,叶舌广卵形,长3~6毫米,密被绒毛。总状花序顶生,总花梗长30厘米,密被黄白色长硬毛;花疏生,小苞片宽大,长2.5~3.5厘米,外被粗毛,花后脱落;萼筒状,长约2厘米,外被疏柔毛,一边开裂,顶端3裂;花冠白色,花冠管长约1.2厘米,上部3裂,中间裂片长圆形,两侧裂片椭圆形,唇瓣阔卵形,先端有3个浅圆裂片,边缘具缺刻,白色,内面具淡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极短或不存在,发育雄蕊1,花丝扁圆形,粗大,具槽;子房下位,卵田形,密被淡黄色绢毛,花柱细长,紧贴于花丝槽内,从药隔中穿出,基部具2棒状附属物,柱头略膨大,顶端下陷,具缘毛。蒴果圆球形,外被粗毛,萼宿存,熟时黄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缘灌木丛边缘的草丛中或山坡高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主产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

辛,温。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

干燥种子团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间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卵圆状多角形,长3~5毫米,直径约3毫米。表面灰棕色,被一层白色透明的假种皮,背稍隆起,合点约在中央,种脐位于背侧面,种脊为一纵沟,经腹面至合点,破开后里面灰白色。气芳香,味辛辣。以个圆、坚实者为佳。

草豆叩的效果

功效

为婪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 主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

经脉

脾经胃经

主治

温中祛寒,行气燥湿,温胃止呕。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宜后下;或入丸、散。

注意禁忌

阴虚血少,津液不足,无寒湿者忌服。

  • ①《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湿热,皆不当用。
  • ②《本草备要》:忌铁。
  • ③《本经逢原》:阴虚血燥者忌之。

草豆叩的药方

  • ①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满闷、心腹痛:草豆蔻肉八两,生姜(和皮切作片子)一片,甘草四两(锉碎)。上三味匀和入银器内,用水过药三指许,慢火熬令水尽,取出,焙干,杵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夏月煎之,作冷汤服亦妙。(《博济方》豆蔻汤)
  • ②治呕逆不下食,腹中气逆:豆蔻子七枚(碎),生姜五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二服,相去如人行五,六里。忌海藻、菘菜。(《广济方》豆蔻子汤)
  • ③治冷痰呕逆,胸膈不利 草豆蔻(去皮)、半夏(汤洗去滑,切,焙)各半两,陈橘皮(陈皮)(汤浸去白,焙)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豆蔻汤)
  • ④ 治胃口冷,吃食无味及脾泄泻不止,兼治酒后数囿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饮食:草豆蔻半两(每个面裹煨,候面焦黄,去面用),甘草一两(炙),肉桂(去皮)一 两,陈皮(去白)一两,蛮姜一两。上五味,同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更入陈米末一钱,水一盏,枣二枚,同煎七分,温服,其滓再煎服之。(《博济方》草豆蔻散)
  • ⑤治小儿脏寒泄泻不止 草豆蔻一枚,剥开皮,入乳香一块在内,复用白面裹,慢火烧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上为细末,以粟米饮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来饮下,无时。(《史载之方》豆蔻丸)
  • ⑥治霍乱心烦渴,吐利不下食:草豆蔻(去皮)一分,黄连(去须)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胀三钱匕,水一盏,乌豆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草豆蔻汤)
  • ⑦ 治老疟久而不瘥,及山岚瘴气,远年不愈,兼治脾寒:草豆蔻、肉豆蔻各二个(并用面裹煨,一生一熟),厚朴方圆二寸(一半姜制,一半生用),甘草中指大(一 半生,一半炙),生姜枣大二块(一块用湿纸裹煨,一块生用)。上分为二大剂,于发前临晓,用水一升,煎取八合,放至来早,再温服,留滓再煎二次。(《鸡峰 普济方》草豆蔻散)
  • ⑧香口辟臭:豆蔻、细辛,为末含之。(《肘后方》)
  • ⑨治心腹胀满,短气 草豆蔻一两,去皮为末。以木瓜、生姜汤下半钱。(《千金要方》)
  • ⑩治大肠虚冷腹痛,不思饮食 草豆蔻一两半,白术高良姜各三分,陈橘皮(陈皮)、厚朴各一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空心食前和滓温服。(《鸡峰普济方》草豆蔻散)
  • ⑾治山岚瘴气 草豆蔻(去皮)、高良姜甘草(炙)各半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煎作熟水,频饮之。(《圣济总录》草豆蔻饮)
  • ⑿治虚寒泄泻,腹痛无度 厚朴(姜制)二两,肉果(肉豆蔻)(面煨)十枚,草豆蔻(煨)十枚。右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赤水玄珠》草果散)
  • ⒀治小儿霍乱吐泻 草豆蔻、槟榔甘草等分。上为末。姜煎一钱,空心服。(《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