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起源于远古、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唐宋、成熟于明代而衰落于清季的针灸法,一直是中国历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一直在中国流行,现在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针灸疗法于公元6世纪东渡日本,古代日本民间应用灸疗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一直是作为一年中的一件大事来行使,一般人中,普遍施行养生灸,在日本,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十七、八岁时灸风门,据说是预防感冒,古代日本人认为感冒是万病之首;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意在增强生殖能力;三、四十岁,则灸足三里,认为可以促进脾胃功能、防止疾病、增加寿命;到了老年,为了防止视力衰退,一般多采取与足三里兼灸曲池,灸曲池目的在于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前夕。实际上,采用灸疗法防病保健,在近现代仍然得到重视。
针灸疗法于公元十七世纪传入西方。法国医师拉兰是拿破仑军中的外科主任,在行军作战过程中,他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灸法。他用艾灸治疗麻痹、破伤风、眼疾、关节病、脊椎损伤等。特别是骨科疾病。由于他的出色工作,使灸疗在欧洲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广。
中医针灸之起源
针灸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砭而刺之"由此而来。战国至西汉时期,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得到了推广。金属针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加快了针灸的发展进程。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情的临床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灵枢经》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唐宋时期,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著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公元1742年吴谦等撰《医宗金鉴》,其《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前贤针灸要旨,并且加以发扬光大。清代后期,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针灸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上当时的统治者极力歧视和消灭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尽管如此,由于针灸治病深得人心,在民间仍广为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实施,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带来了针灸事业的复兴与繁荣。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中医院,设置了针灸专业和专科,并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1987年,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医针灸之原理
一般所说的针灸,是指针法中医针灸其实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人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适当的手法,以疏经活络,调节气血,调理脏腑,调和阴阳来治疗疾病。而灸法是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散寒止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和康复保健的作用。
针和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针、灸两法各有特点,不能互相替代。例如:灸法的温热保健作用等针刺法难以达到;而放血及对深部组织病症的作用,又是灸法所不及。二者之间具有共同性、互补性和特异性。
针灸治病,用的是一根根经过严格消毒过的不锈钢针,其治病原则与内服药物一样,虚证用补,实证用泻。因为针灸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其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后可以通过经络激发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增强机体功能,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气旺盛而呈实证时,针刺后能够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疏利脏腑, 抑制机体功能,起到祛邪泻实的作用。其补与泻,是根据针刺时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来决定的。
另外,穴位的主治作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有些穴位性质偏补,有些穴位性质偏泻,比如神阙、关元、气海、膏盲、足三里等穴,针刺或艾灸后,大多能鼓舞人体正气,促进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虚损病证;而井穴、十宣、八邪、人中、委中等穴,又能疏泄病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邪实病证。
此外,医生针刺时所采用的手法,剌激量的轻重,也能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产生或补或湾的作用。古代针灸家在这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创造出十数种针刺补泻手法。临床疾病中不论是虚证还是实证,针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中医针灸之治疗作用
针灸具有的治疗作用包括:
-
调和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对于这些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因此可以用针灸根据病症的属性来调节机体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如针刺有促进肠运动功能正常的作用,即肠运动功能减低者,促使其增强运动;而运动功能亢进者,则促使其缓解。 -
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的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邪胜于正则病情加重,正胜于邪则病情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因此针灸具有增强免疫作用。针刺疗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而针刺疗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针灸对增强免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能使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活动增强,对机体内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增加均有明显作用,临床上用于抗感染、抗过敏、抗癌等。 -
疏通经络。
中医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七百多个传统穴位。因此,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却温煦濡养,气血闭阻,则会疾病丛生,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在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些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因此通过对穴位选行针刺和艾灸,"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从而能活血化瘀、生新止痛。 -
修复组织。
针灸具有修复组织的作用己被大量临床所证实,如:针刺面部的穴位治疗面神经麻痹,针刺颈臂部穴位治疗臂丛神经麻痹,针刺上肢穴位治疗正中神经麻痹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针灸之特点
针灸具有疗效好、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易学好用等一般特点。针灸还有一个普通疗法罕有的特点:无副作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经过临床验证,对针灸疗法做出了评价:针灸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作用确切而副作用极小,可以广泛应用。
此外,它对人体双向调整,不干扰自身机能的特点,也已引起国际主流医学界的重视。
中医针灸之国内外现状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干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仰。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不少国家还先后成立了针灸学术团体、针灸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点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针灸治疗。针灸现在可以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一些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难病症与急性病用针灸辅助治疗更见疗效。
进入21世纪,随着针灸疗法的优势被世界各国人民渐渐认知,和各国的承认和联合国的推广,许多国家都已经确立并完善了法律管理,而且对针灸从业人员的考试和资格认证进一步规范;在研究上,用针灸治疗或辅助治疗疑难病症也渐显苗头,如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火针治疗慢性骨髓炎、舌针治疗脑性瘫痪,帕金森氏症等。针灸这一伟大的医学学科还有更大的潜力等待我们去发掘。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