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病、心肌病、胸膜炎及某些神经官能症具有胸痹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调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个方面:虚主要指心肝脾肾及气血阴阳亏损;实主要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等。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在本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二者常相互影响,虚实夹杂,变化多端。

1.寒邪内侵

素体阳衰,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内侵,寒凝气滞,痹阻胸阳,心脉痹阻,而成胸痹。

2.情志失调

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气滞而血瘀;甚或气郁化火,灼津为痰;或气郁湿聚,痰浊内生等,均能导致血行不畅,使心脉痹阻而发生胸痹。

3.饮食不当

嗜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或过度饥饿,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阻络脉,血行不畅,胸阳失展,发生胸痹。

4.年迈体衰

中年以后,肾气渐衰,如肾阳虚衰,五脏之阳气不得温煦,则心阳不振;若肾阴亏虚,五脏之阴液不得滋养,心阴内耗。心阴亏虚,心阳不振,使心脏络脉血行失畅而发生胸痹。

【辨证论治】

1.阴寒凝滞

2.气滞血瘀

3.痰浊阻遏

4.心肾阴虚

5.气阴两虚

6.阳气虚衰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2.针灸疗法

心俞、膻中、曲池、内关、间使、太渊、行间、昆仑、然谷,每次2~3穴,留针20~30分钟,捻转3~5次,10天为一疗程。

【预防护理】

本病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安卧。多伴心悸、气短。可因情绪激动(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劳累、寒冷、饱食、吸烟而发作。应与胃痛、真心痛相鉴别。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当掌握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本病的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先从驱邪人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驱邪治标常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扶正固本常以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为法。本病配合运用有效的成药,每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胸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