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

紫癜亦称紫斑,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出血性疾病。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临床特征。学龄前儿童较为多见。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等临床症状。

现代医学中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紫癜以病在血分为主,有虚实之分。外因为外感风热之邪,湿热夹毒蕴阻于肌表血分,迫血妄行,外溢皮肤孔窍,以实证为主。内因为素体心脾气血不足,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血不归经所致,以虚证为主。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腠理不固,外感时令之邪,六气皆从火化,蕴郁于皮毛肌肉之间,风热之邪与气血相搏,热伤血络,迫血妄行于脉外,渗于皮下,成为紫癜。邪重者,还可伤及阴络,出现便血、尿血等证。若血热妄行,瘀积肠络,可引起剧烈腹痛;留注关节,可出现局部青紫肿痛,屈伸不利。

【辨证论治】

1.风热伤络

2.血热妄行

3.气不摄血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乌鸡白凤丸,每次半丸,1日2次,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及阴虚火旺证;宁血糖浆,每次5~l0ml,1日3次,用于气不摄血证;雷公藤多甙片,每日1~1.5 mg/kg,分3次服,用于过敏性紫癜伴有肾脏损害;血康口服液,每次5~l0ml,1日3次,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针灸疗法

主穴:曲池、足三里。备穴:合谷、血海。先刺主穴,效果不好加刺备穴。

【预防护理】

应该注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相鉴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瘀斑,在四肢、面部多见,瘀点多为针头样大小,一般不高出皮肤,多不对称,色红或紫,压之不褪色,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过敏性紫癜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或食物、药物诱发病史。瘀斑瘀点多见于下肢及臀部,以近关节伸面多见,常两侧对称,多高出皮肤,色鲜红或深红丘疹,红斑,压之不褪色,大小不一,可伴有腹痛、呕吐、便血。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