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法
润燥法,是使用滋润的药物,治疗燥证的方法。燥有内外之分,外燥可分凉燥和温燥、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象。
1.轻宣润燥法
用于治凉燥或温燥之病。凉燥多由秋深气凉,肺气骤束,致肺气不宣,周身气机亦为之不利,常见咳嗽鼻塞、头痛恶寒、左胁疼痛、咽干口燥等证。“治以苦温,佐以甘辛”,常用药物如杏仁、紫苏梗、前胡、淡豆豉、葱白、桔梗等。代表药方:杏苏散。温燥由久晴无雨,秋阳燥热,伤肺所致。温燥伤肺,常见头痛身热,干咳少瘴,或气逆喘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或薄白而燥,边尖俱红等一派燥热伤津之证,治宜清燥润肺。常用药物如桑叶、杏仁、沙参、麦门冬、玉竹、天花粉、石膏、阿胶等。代表方有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等等。
2.甘寒滋润法
用于内脏津液不足,或感受温邪,化燥伤阴之证。由于发病部位与内脏关系的不同,因而见证与治法亦有差异。如燥在上者,多在于肺,见干咳少痰,咽燥咯血,或咳嗽气喘;燥在中者,多在于胃,证见身热易饥,嘈杂不安,晒干,口中燥渴,或者气逆;燥在下者,多在于肾,证见消渴咽干,面赤烦躁,或津枯便秘等。
治内燥总以甘寒滋润为要,常用药物如西洋参、玄参、麦门冬、百合、生地黄、梨汁、藕汁等。代表方如琼玉膏、百合固金汤之清燥润肺;五汁饮、麦门冬汤之生津益胃润燥;增液汤之养阴滋肾,润肠通便。
润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