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蛤蟆瘟"、"对耳风"等,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原因

(一)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约30~40%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三)易感性

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治疗方案

(一)一般护理:

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二)对症治疗:

治疗用药

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实际上是全身性感染病毒经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甚至某些并发症不仅常见而且可不伴有腮腺肿大而单独出现。

神经系统并发症

1、病毒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

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多见于儿童患者男孩多于女孩。腮腺炎时脑炎的发病率约0.3%~8.2%由于不能对所有的腮腺炎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以及有的病例始终未见腮腺肿大,因此难以计算其确切的发病率有谓无并发症的腮腺炎中30%~50%甚至65%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高,系因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脑膜脑炎症状可早在腮腺肿前6天或肿后2周内出现一般多在肿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和症状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仿,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较明显。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似其他病毒性脑炎明显结合临床,以脑膜受累为主。预后多良好个别脑炎病例也可导致死亡。中国已有血清学证实的腮腺炎脑炎病例,自始至终无腮腺肿痛者。  

2、偶有腮腺炎后1~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预后多良好。肿大的腮腺可能压迫而神经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有时出现平衡失调、三叉神经炎、偏瘫截瘫、上升性麻痹等。偶有腮腺炎后因导水管狭窄而并发脑积极水者。  

3、耳聋: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虽不高(约1/15 000),但可成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所幸75%为单侧性故影响不大。

生殖系统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好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故多见于青春期后期以后的患者,小儿少见。   

1、睾丸炎:

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有报告9岁患儿并发此症者。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开始消退时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症状轻重不一,一般约10天左右消退阴囊皮肤水肿也显著,鞘膜腔内可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约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引致不育症。附睾炎常合并发生。   

2、卵巢炎:

约占成人女性患者的5%~7%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偶可引起提前闭经卵巢炎症状有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轻按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扪及肿大的卵巢伴压痛。迄今尚未见因此导致不育的报告。   

3、胰腺炎:

约见于5%成人患者儿童中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4天至1周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状多在一周内消失。血中淀粉酶不宜作诊断依据,血清脂肪酶值超过1.5U/dl(正常为0.2~0.7U/dl)提示最近发生过胰腺炎。脂肪酶通常在发病后72小时升高,故早期诊断价值不大近年来随着儿童患者病情越来越重,胰腺炎的并发症也随之增高。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1982~1993年因并发症住院的1763例流腮患儿中并发胰腺炎者43例,占第2位,仅次于脑膜脑炎。 
 
4、肾炎:

早期病例尿中绝大多数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故认为该病毒可直接损害肾脏,轻者尿中有少量蛋白,重者尿常规及临床表现与肾炎相仿个别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大多数预后良好。  
 

5、心肌炎:

约4%~5%患者并发心肌炎多见于病程5~10天,可与腮腺肿同时或恢复期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暂时性心脏扩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早搏等。严重者可致死。大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3%~15%)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偶有心包炎。  

 
6、其他:

乳腺炎(15岁以上女性患者31%并发此症)骨髓炎、肝炎、肺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等均少见。关节炎发病率约为0.44%,主要累及肘膝等大关节可持续2天至3个月不等,能完全恢复。多发生于腮腺肿后1~2周内也有无腮腺肿者。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二)被动免疫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三)自动免疫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近年国外报道使用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后,虽然明显降低了腮腺炎的发病率,但疫苗所致腮腺炎病毒的感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药物预防 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家庭护理

1.孩子患了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病儿的居室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造成疾病传播。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导致发生并发症。

3.合理的饮食。患"痄腮"时,病儿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因此,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要多给病儿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

4.发热及腮肿局部的护理。对于发热39℃以上的病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5
.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食疗

点击流行性腮腺炎的食疗查看。


流行性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