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生地

名称

Drying Rehmannia Root

干地黄、原生地、干生地

干生地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10~11月采挖鲜地黄后随即用无烟火烘炕,注意,控制制火力,要先大后小,炕每日要翻动1到2次,当块根变软、外皮变硬、里面变黑即可取出,堆放1到2天,使其回潮后,再炕至干即成。

【原形态】

地黄,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肥厚,肉质,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生数枝。基生叶成丛,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渐窄,下延成长叶柄,叶面多皱,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生叶较小。花茎直立,被毛,于茎上部呈总状花序;苞片叶状,发达或退化;花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个脉10条;花冠宽筒状,稍弯曲,长3-4cm,外面暗紫色,里面杂以黄色,有明显紫纹,先端5浅裂,略呈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药基部叉形;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后变1室,花柱1,柱头膨大。蒴果卵形或长卵形,先端尖,有宿存花柱,外为宿存花萼所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性味

味甘;苦;微寒

性状

呈不规则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大,两端稍细,长6~12cm,真径3~6cm,有的细长条状,稍扁而扭曲。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韧,断面灰黑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微有光泽,具粘性。气微,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味甘者为佳。

干生地的效果

功效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经脉

心经肝经肾经

主治

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主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用法用量

注意禁忌

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干生地的药方

【食疗方】

1.三味地黄酒

生地黄(切)100克,大豆(炒)200克,牛蒡根(切)100克,酒2升。将药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酒浸泡,密封,5日后开启,过滤后装瓶备用。不拘时,随量饮之。每日1~2次,每次饮服1~2小盅。

功效:补肾除烦,祛风止痛。适应症肾虚,心烦,关节疼痛。

2.桃仁粥

桃仁、生地各10克。桃仁浸泡后,去皮弃尖,加入适量冷水,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30分钟后,除去药渣,将洗净的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煮粥。粥熟加入桂心粉(药店有售)2克,红糖50克。每次食1小碗,每天3至4次。

功效:活血止痛、滋养脾胃;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停止后或无发生出血者。**

3.百部炖团鱼

百部20克,生地20克,地骨皮12克,知母10克,团鱼(甲鱼)1只,葱姜佐料各适量。将团鱼头宰下,放血,入沸水锅中略氽,当裙边与甲壳分离时捞出,去粗皮与内脏,宰成块,中药放纱布袋内封口,锅置旺火上,加清水,下垫鸡骨,加入团鱼,烧开后撇去血沫,加中药包、姜、葱、绍酒,移至小火上炖至熟软,除去鸡骨、葱、姜,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主治肺结核,肺虚咯血,阴虚潮热盗汗等症。

4.海带生地绿豆瘦肉汤

取海带30克,生地18克,绿豆100克,陈皮3克,瘦猪肉100克。将海带洗净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绿豆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服法:煮粥服用。 功效:此药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之功效,常服可治疗粉刺反复发作。

5.人参地黄粥

人参10克,栗米100克,生地黄30克,冰糖适量。水煎人参、生地、去渣留汁,入栗米煮粥。将熟加冰糖适量,稍煎待溶即成。酌情服食,温凉为宜。

功效:益气养阴。

6.地黄鸡

生地黄250克,饴糖250克,乌鸡1只。乌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生地黄洗净,切成宽0.5厘米、长2厘米的条状,与饴糖拌匀,装入鸡腹内,将鸡放入盆中。再将盆置于蒸米饭的蒸笼内,蒸熟即成。食用时不放盐、醋,吃肉,喝汤。

功效:补髓养血。适用于骨髓虚损、腰膝酸痛、不能久立、气乏、盗汗及血虚等症。

7.琼玉膏

人参120克,生地黄汁800克,白茯苓245克,蜂蜜500克。将人参、茯苓粉碎成细末,生地黄捣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铜铁器),用绢过滤蜜,将四物合并搅匀,装入瓷罐内,用20~30层净纸封闭。取大铝锅一口,盛装净水,将药罐放入铝锅内,先用武火,后用文火,隔水煮熬,三天三 夜后取出,用蜡封罐口,入水中浸去火毒10日,再入原锅内煮一天一夜即成。

服法:早晚各服1次,空腹服,每次1汤匙。

功效:补气养血,填精生髓。主治作为中老年人平时的保健食品。


干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