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黄
山大黄 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蓼科植物波叶大黄的根及根茎。春、秋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根茎肥厚,表面黄褐色。茎粗壮,直立,具细纵沟纹,无毛,通常不分枝,中空。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卵形至卵状圆形,长10~13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波状,下面稍有毛;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几无柄,托叶鞘长卵形,暗褐色,抱茎。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多数,白绿色;苞小,肉质,内有花3~5朵;花梗中部以下有一关节;花被6片,卵形,2轮,外轮3片较厚而小;雄蕊9,子房三角状卵形,花柱3。瘦果具3棱,有翅,基部心形,具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石隙、草原。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性味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苦;性寒
性状
根及根茎呈不规则类圆柱形,上端较粗,下端稍细,长5-10cm,直径1.5-5cm。栓皮多已刮去,表面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新断面黄至棕红色,在紫外光下,显蓝紫色荧光。气微,味苦、涩。
山大黄 的效果
功效
为蓼科植物波叶大黄的根及根茎。湿热黄疸,痢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
经脉
胃;大肠经
主治
泻热解毒,凉血行瘀。主湿热黄疸,痢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
- 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治黄疸,便秘,经闭,痈肿疔毒,烧烫伤。
- ②《内蒙古中草药》:泻实热,通大便,破积滞,行瘀血。(生用峻下,炒用缓下,炒炭止血)。治大便热结,痄腮,内外诸痈,跌打损伤,汤火伤;瘀血肿痛,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
-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禁忌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体虚及胎前、产后忌用。
山大黄 的药方
- ①治黄疸,便秘:土大黄三钱,茵陈五钱。水煎服。(《大同药用植物手册》)
- ②治黄疸性肝炎(湿热黄疸):㈠山大黄二钱,茵陈八钱,龙胆草三钱。水煎服。㈡山大黄四钱,茵陈一两,问荆五钱,车前草五钱。水煎服。一日二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
- ③治急性阑尾炎:山大黄、金银花、蒲公英、丹皮、桃仁、川楝子。水煎服。
- ④治急性肠梗阻:山大黄、枳壳、厚朴、莱菔子、芒硝、桃仁、赤芍。水煎服。
- ⑤治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山大黄、柴胡、黄芩,蒲公英、木香、郁金、元胡。水煎服。
- ⑥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山大黄、当归各等分研末。每服四钱,一日二次,酒调服。
- ⑦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山大黄、寒水石、赤石脂各等分加冰片2%,共研末,混合撒患处。(②方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 ⑧治口疮糜烂:山大黄、枯矾各等分,研末擦,吐涎。(《内蒙古中草药》)
山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