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

婴儿白天如常,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称夜啼。本病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新生儿及婴儿常以啼哭表达要求或痛苦,饥饿、惊恐、尿布潮湿、衣被过冷或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此时若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更换潮湿尿布、调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属病态。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热和惊恐致病。

1.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原因。脾为阴中之至阴,喜温而恶寒。若护理稍有不慎,腹部中寒,寒邪内侵,脾寒乃生,夜间阴盛,脾阳不振,寒邪凝滞,气机不通,故入夜则因腹痛而啼。

2.孕妇脾气急躁,或乳母平素恣食辛香动火之物,或多服温(热)药,蕴蓄之热遗于胎儿,使婴儿火伏热郁,积热内蕴。心主火而属阳,至夜则阴盛而阳衰,阳衰则无力与邪热相争,正不胜邪,则邪热上乘于心,心经积热,故夜间烦躁啼哭。

3.心主惊而藏神,小儿神气怯弱,智慧未充,心气不足,若有目视异物,耳闻异声,可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常在梦中惊哭,夜间惊啼不寐。

【辨证论治】

1.脾寒气滞

2.心经积热

3.惊恐伤神


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