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证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哮证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或其他过敏性疾病所出现的哮喘,可参考本篇辩证论治。

【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

气候突变,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其他如吸人烟尘、异味等,均可影响肺气宣降,气不布津,津聚痰生,导致哮喘。

2.饮食不当

贪食生冷,寒邪内停,或嗜食肥甘厚味,皆可化湿生痰;或进食海鲜鱼虾等物,以致脾不健运,痰浊内生而致哮。

3.体虚病后

先天肾虚,病后体弱,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肺气耗损,痰饮内生,或阴虚火旺,灼津炼液为痰。

哮证的基本病机是宿痰内伏,遇感引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管挛急,痰鸣气喘而发。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病位在肺系,关系到脾肾;病理性质发作期以邪实为主,间歇期以正虚为主。

【辨证论治】

(一)发作期

1.寒哮

2.热哮

3.风哮

(二)缓解期

1.肺虚

2.脾虚

3.肾虚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止喘灵注射液,适用于冷哮患者,肌注,每次2ml,每日2~3次。

2.针灸疗法

取穴:定喘、膻中、列缺、天突、尺泽、丰隆。肝郁加太冲,寒哮加风门,热哮加大椎。实证采用泻法,虚证采用补法,均可酌用灸法。

【预防护理】

本病临床表现以痰鸣,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诱发,应与喘证相鉴别。哮证属邪实正虚,临证必须注意寒热的相兼、转化,寒包热证,寒痰化热,热证转从寒化等情况。了解邪实与正虚的错综为患,一般病史不长者,发作时以邪实为主;久病可兼虚象,平时则表现正虚为主。治当根据病的新久,发作与否,区别邪正缓急、虚实主次,加以处理。重视平时治本的措施,区别肺、脾、肾的主次,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因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其中尤以补肾为要,精气充足则根本得固。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