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不寐的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有人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者,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失眠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证同时出现。

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症以及某些精神病等,凡以失眠为主症者,皆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思虑劳倦

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食少纳呆,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于心,以致心神不安。

2.阳不交阴,心肾不交

素体虚弱,或久病之人,肾阴亏耗,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因而不寐。

3.阴虚火旺

肝阳扰动,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郁不疏,郁而化火,火性上炎,或阴虚阳亢,扰动心神,神不安宁,以致不寐。

4.心虚胆怯

心神不安,心虚胆怯,决断无权,遇事易惊,心神不安,亦能导致不寐。

5.胃气不和,夜卧不安

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停滞,酿为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不和,以致不能安寐。

不寐的原因很多,但总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因为血之来源,由水谷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得所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则神志安宁。若暴怒、思虑、忧郁、劳倦等伤及诸脏,精血内耗,彼此影响,每多形成顽固性不寐。所以,不寐之证,虚者尤多。

【辨证论治】

(一)实证

1.肝郁化火

2.痰热内扰

(二)虚证

1.阴虚火旺

2.心脾两虚

3.心胆气虚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2.针灸疗法

【预防护理】

不寐以轻者入寐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三周以上;重者彻夜不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为特征。辨证当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腑不和。治疗上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原则。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不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