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
麦角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麦角科真菌麦角菌和小麦角菌的菌核。夏、秋二季麦熟时采收,阴干。宜保持完整,彻底干燥后,密封,在干燥凉暗处保存。
【原形态】
1.麦角菌 菌核长圆柱形,两端角状,坚硬,(10-30)mm×(2-7)mm,平滑,有纵沟,外部紫黑色,内部淡紫色或灰白色,每个菌核产生20-30个子座,有弯曲的细柄,暗褐色。子座近球形,直径1-2mm,红褐色。子囊壳全部埋生于子座内,其孔口稍突出于子座表面,(200-250)μm×(150-175)μm。子囊长圆柱形。(100-125)μm×(4-5)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丝状,无色,(50-70)μm×1μm。
2.小头麦角菌 与麦角菌极为相似,主要区别是:菌核黑色角状,所产生的子座具有较小的头部,直径不足0.8mm。
【生态环境】
- 1.寄生于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内。
- 2.生于拂子茅属植物及大油芒等禾本科植物上。
【资源分布】
- 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性味
苦;辛;平;有毒
性状
- (1)麦角,菌核长纺锤形,平直或略弓状弯曲,具3条钝棱,长1-4cm,宽2-7mm。外表皮灰紫色至黑紫色,有细小横裂纹及纵沟。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略呈钝三角形,其边缘为一薄层暗紫色组织,内部淡棕白色至淡红色,中央部分有时可见星状暗纹。气特异而微弱,味先微甜,后辛。
- (2)小头麦角,菌核黑色,角状,长约6mm,直径约0.7mm。余与麦角相似。均以身干、个大匀整、色紫褐、断面色白者为佳。
麦角的效果
功效
为麦角科真菌麦角菌和小麦角菌的菌核。用于子宫出血,偏头痛。
经脉
肝;肾经
主治
收缩子宫,止血,止痛。主子宫出血,偏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制成流浸膏,每次0.5~2ml,每日3~4次;大剂量1次4ml,每日12ml;或制成片剂、针剂用。
注意禁忌
《国药的药理学》:分娩时只可用于压出期,在开口期当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