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辣菜子

辣菜子

白芥子
1 #

名称

White Mustard Seed

辣菜子

  1. 白芥子

辣菜子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原形态】

白芥,一年生或二年生粗壮草本,高40-120cm。茎直立,具纵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叶互生。质薄,具柄;茎基部叶片大头现状裂或近全裂,宽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5cm,宽2-3cm,顶裂片大。有侧裂片l-3对,边缘具疏齿;茎生叶较小,具短柄,向上裂片数渐少。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牛;萼片小4,绿色,直立,披针形或长圆形.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8.5-9.5mm,短雄蕊长6-6.5mm;雌蕊l,子房长柱形,长9-10mm,密被白争长刺毛。长角果圆柱形长2-2.5cm,密被白色硬刺毛,果瓣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角果先端具扁平剑形的喙。种子近球形,淡黄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主产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以安徽、河南产量为大。

性味

辛;温

性状

种子近球形,直径2~2.5mm。表面淡黄白色,光滑,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微的网纹,一端具一圆形淡褐色的种脐,浸水中膨胀,去种皮可见2片肥厚的子叶,油质,相互纵向摺叠,胚根包藏于其间。气微,味辛辣,粉碎湿润后,有特殊的辛烈臭气。 以粒大、饱满、色黄白、纯净者为佳。

辣菜子的效果

功效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 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经脉

肺经肝经脾经胃经心包经

主治

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 ①《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口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 ②陶弘景:御恶气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
  • ③孙思邀:治咳嗽胸胁支满,上气多唾者,每日温酒吞下七粒。
  • ④《医学入门》: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气,中风不语,面目色黄,安五脏,止夜多小便。又治扑损瘀血。
  • ⑤《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 ⑥《现代实用中药》:捣烂如泥,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
  • ⑦《药材资料汇编》:功能暖胃,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
  • ⑧《东北药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治喘咳宜敷贴背部肺俞、心俞、膈痰饮。

注意禁忌

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

  • ①《本草经疏》:肺经有热,与夫阴虚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
  • ②《本经逢原》:多食昏目、泄气、伤精。

辣菜子的药方

  • ①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 ②治风湿涎痰,结成痞块:外用白芥子为末,醋凋敷患上。内用白芥子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清晨参枣汤下。(《方脉正宗》)
  • ③治翻胃,吐食上气,及羸弱不欲动:白芥子,晒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普济方》)
  • ④治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热,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冷则易之。(《圣济总录》芥子酒熨方)
  • ⑤治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荣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或似瘫痪:真白芥子、木鳖子各三两(麸炒),没药(另研)、肉桂木香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妇人良方》白芥子散)
  • ⑥治风湿脚气肿疼无力: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木鳖子(去壳)、白胶香各一两,核桃仁五枚(去壳)。上六味,一处捣三千杵,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疼处。(《圣济总录》芥子膏)
  • ⑦治肿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调涂之。(《濒湖集简方》)
  • ⑧治小儿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调,摊膏贴之,以平为期。(《本草权度》)
  • ⑨治牙痛:白芥子、舶上莎罗、芸薹子各一两。捣细罗为散。每用一字,如患左边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边,即吹左鼻中,仍先净洗鼻中,吹药。(《圣惠方》白芥子吹鼻散)
  • ⑩ 治痰涎伏在心鬲上下,忽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 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唾涎,手脚重,腿冷痹,气脉不通等;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热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气实,加数丸不 妨,其效如神。(《三因方》控涎丹)
  • ⑾治胸胁痰饮 白芥子五钱,白术一两。为末,枣肉和捣为丸,梧子大,每清晨白汤下百丸。(《本草汇言》引《摘玄方》)
  • ⑿治淋巴结核 白芥子、葱头各3g,捣烂,敷患处,隔日1次,每次4~5h。【《中级医刊》1959,(8):566】
  • ⒀治脚气肿痛 白芥子、白芷等分,为末,姜汁和,涂之。(《本草述钩元》)
  • ⒁治疟疾 白芥子一两,炒为末,米饭为丸,一日尽服,久疟顿止。(《药性通考》)
  • ⒂治痘疹入目,风眼疫眼,及焮热之眼目 白芥子(如食料者)一两,大蒜(杵烂)一钱,醋一钱。上三味,如麦饼,贴足心,钱大。(《眼科锦囊》)
  • ⒃治肉刺 白芥子捣如粉,以醋调敷之,密封,经宿揭去,自然落下。(《圣济总录》)

【食疗方】

辛味莴苣

去皮莴苣200克,白芥子粉10克,苦杏仁6克。将莴苣切成条,白芥子粉用开水焖好,杏仁泡透去皮切成末。然后将莴苣、杏仁末、焖好的白芥子粉放在一起,加入香油及味精,调拌均匀即可。

功效 利气化痰,润肠止咳。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及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