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
血证是以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致的病证。本节主要讨论鼻衄、齿衄、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和紫斑等七种病证。
现代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可引起出血。某些系统如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疾病的出血症状,血液病引起的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等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 1.感受外邪外感风热燥邪,伤于肺络则有鼻衄、咳血;湿热之邪损伤肠络则见便血,损及膀胱、尿道可导致尿血。
- 2.酒食不节或嗜食辛辣厚味过食辛辣厚味,生湿生热,熏灼血络则有衄血、吐血、便血。
- 3.情志过极七情所伤,五志化火,木火刑金则咳血、鼻衄、横逆犯胃者则吐血。
- 4.劳倦过度劳倦耗伤气阴,气虚不摄,阴虚火旺可导致鼻衄、尿血、便血、紫斑。
- 5.久病热病之后久病一则耗津,虚火内生;二则伤气而气虚不摄;三则久病人络,瘀血内阻、血难归经。
血证之总的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熏蒸,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
各类血证与脏腑关系:
- 鼻衄:主要与肺、胃、肝的病变有关。
- 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
- 咳血:咳血总有肺络受损而来,其发病又与肝火上炎有关。
- 吐血:主要与胃、肝、脾的病变有关。
- 便血:与胃肠之脉络受损有关。临床主要有肠道湿热及脾胃虚寒两类。
- 尿血:病位在肾与膀胱。其主要病机为热伤血络及脾肾不固。
【辨证论治】
(一)鼻衄
1.热邪犯肺
- 主症:鼻燥衄血,其色鲜红,口燥咽干,或有身热,咳嗽少痰等症。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 方药:桑菊饮加减。肺燥有热,损伤肺络者,亦可用清燥救肺汤加白茅根、侧柏叶。
2.胃热炽盛
- 主症: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 方药:玉女煎加减。热势甚者加丹皮、黄芩、山栀;大便秘结加大黄;阴伤较甚加天花粉、石斛、玉竹。
3.肝火上炎
- 主症:鼻衄,头痛目眩,烦躁易怒,两目红赤,目眵多,口苦。舌红,脉弦数。
-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以上三型出现阴津亏损者,均可加生地黄、玄参、麦门冬。
4.气血亏虚
- 主症: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精神倦怠,面色咣白,头晕心悸,夜寐不宁。舌淡、脉细弱。
- 治法:补气摄血。
- 方药:归脾汤加减。
(二)齿衄
1.胃火炽盛
- 主症:齿衄血色鲜红,伴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 方药: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亦可辨证应用玉女煎加炒大黄、藕节、侧柏叶。
2.阴虚火旺
- 主症:齿衄血色淡红,可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腰酸,齿摇不坚。舌红苔少,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 方药: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加减。亦可用知柏地黄汤加麦门冬、玄参。
以上两型均可加小蓟、大蓟。
(三)咳血
1.燥热伤肺
- 主症: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 方药:桑杏汤加味。兼发热、咳嗽、咽痛加金银花、连翘、牛蒡子。
2.肝火犯肺
- 主症:咳痰带血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 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止血。
-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以上两型均可加白茅根、茜草、小蓟;津伤者加麦门冬、玄参;痰多黄稠者改用清金化痰汤桔梗加小蓟、茜草。
3.阴虚肺热
- 主症:咳嗽少痰带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养阴清肺,凉血止血。
-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低热者加青蒿、鳖甲、地骨皮,盗汗重者加糯稻根、浮小麦。
以上三型咳血量多者,均可加三七粉、云南白药、十灰散。
(四)吐血
1.胃火壅盛
- 主症:吐血色红或紫黯,混有食物残渣,伴胃脘胀闷或灼痛,或大便黑,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 方药: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
2.肝火犯胃
- 主症:吐血色红或紫黯,伴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质红绛,脉弦数。
-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 方药:龙胆泻肝汤。若吐血量多,可加服十灰散,或用三七粉、白及粉混合吞服。
3.气虚不摄
- 主症:吐血缠绵不止,血色黯淡,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 治法:益气摄血。
- 方药:归脾汤加味。阳虚畏寒者加炒艾叶、炮姜炭。
上述三种证候,若因出血过多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可用独参汤。
(五)便血
1.肠道湿热
- 主症: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 方药: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
2.气虚不摄
- 主症:大便下血伴食少体倦,面色不华,头晕心悸。舌淡脉弱。
- 治法:益气摄血。
- 方药:归脾汤加味。若伴腹痛隐隐,喜暖喜按者,证属中焦虚寒,可改用黄土汤加白及、乌贼骨、三七粉。
(六)尿血
1.下焦湿热
- 主症:尿血鲜红或镜下血尿,伴尿道灼热,心烦口渴,口疮。舌红脉数。
-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 方药:小蓟饮子加味。热盛加黄芩,尿中血块者加牛膝,心火亢盛者用导赤散加栀子、丹皮、小蓟。
2.肾虚火旺
- 主症:尿血或镜检血尿,伴头晕腰酸,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亦可用大补阴丸加大蓟、小蓟、藕节、白茅根。
3.脾肾亏损
- 主症:尿血或镜检血尿,伴面色不华,气短声怯,腰酸,小便频数,或有齿衄、肌衄。舌淡脉弱。
- 治法:益气补肾止血。
- 方药:归脾汤合无比山药丸加减。畏寒怕冷者加鹿角片、狗脊。
(七)紫斑
1.血热妄行
- 主症:皮肤紫斑,或伴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方药:清热地黄汤加味。热毒炽盛,发热,出血广泛加生石膏、龙胆草、紫草,冲服紫雪丹;热邪阻滞经络,关节肿痛加秦艽、木瓜、桑枝。
2.阴虚火旺
- 主症:皮肤紫斑,伴鼻衄、齿衄、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或有月经过多。舌质红绛,舌苔少,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 方药:茜根散加减。亦可用知柏地黄汤加麦门冬、玄参、茜草、白茅根。
3.气不摄血
- 主症:紫斑经久不愈,伴神倦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差。舌淡脉弱。
- 治法:益气摄血。
- 方药:归脾汤加味。兼肾虚者加山茱萸、菟丝子、炒杜仲。
上述各种证型,凡齿衄甚,均可用中药漱口。如生石膏30g,黄柏15g,五倍子15g,儿茶6g,水煎成500ml,漱口10~15分钟。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血康口服液,适用于血热妄行型紫癜,口服,每次10~ 20ml,每日3~4次。
2.针灸疗法
- 咯血:尺泽、孔最、鱼际、肺俞、足三里、太溪;
- 吐血:上脘、大陵、郄门、神门、鱼际;鼻衄:大椎、上星、迎香、合谷、少商;便血:肺俞、大肠俞、中髎、长强、关元、三阴交;
- 尿血: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梁丘、三阴交;
- 紫斑:膈俞、脾俞、血海、三阴交。血虚加足三里、气海,血热加太溪、太冲,血瘀加肝俞、膻中。
【预防护理】
- 1.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避免情志过极。
- 2.对血证患者要注意精神调摄,消除其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注意休息,重者应卧休息。
- 3.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蛋等,忌食辛辣香燥、油腻之品,戒除烟酒。吐血量大或频频吐血者,应暂予禁食。
- 4.积极治疗引起血证的原发疾病。
血证可由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引起,而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火热又右实火、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及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在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原则。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根据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因血证之中以热迫血行所致者最多,所以凉血止血药相应应用最多。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