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蓖麻子

蓖麻子

蓖麻子
1 #

名称

Semen Ricini

萆麻子(《雷公炮炙论》),蓖麻仁(《圣济总录》),大麻子(《中国药植志》),红大麻子(《药材学》)。

  1. 萆麻子
  2. 蓖麻仁
  3. 红大麻子
  4. 蓖麻种子

蓖麻子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壳,收集种子。

【原形态】

蓖麻(《唐本草》),又名:牛蓖子草、红蓖麻、勒菜、杜麻、草麻。一年生草本,在热带变成多年生灌木,高2~3米,茎直立,无毛,绿色或稍紫色。具白粉。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20~40厘米,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7~9裂。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主脉掌状。花单性,总状或圆锥花序,顶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苞及小苞卵形或三角形;雄花花被3~5,裂片卵状三角形,无花盘,雄蕊多而密,合生成束;雌花的苞与雄花的相同,花被同雄花而稍狭,无花盘及遗形雄蕊,雌蕊卵形,子房3室,花柱3,红色,顶端2叉。蒴果球形,有刺,成熟时开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8cm.宽0.5~1cm。表面光滑,有灰白色与黑褐色或黄棕色与红棕色相间的花斑纹。一面较平,一面较隆起,较平的一面有1条隆起的种脊;一端有灰白色或浅棕色突起的种阜。种皮薄而脆。胚乳肥厚,白色,富油性,子叶2,菲薄。气微,味微苦辛。

【性味与归经】

甘、辛、平;有毒。归大肠、肺经。

【功能与主治】

消肿拔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用法与用量】

  • 内服:入丸剂、生研或炒食。
  • 外用:捣敷或调敷。

蓖麻子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用于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注意禁忌

孕妇及便滑者忌服。

蓖麻子的药方

  • ①治疔疮脓肿:蓖麻子二十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 ②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 ③治瘰疬:蓖麻子炒热,去皮,烂嚼,临睡服三、二枚,渐加至十数枚。(《本草衍义》)
  • ④治咽中疮肿:萆麻子一枚(去皮),朴硝一钱。同研,新汲水作一服,连进二、三服效。(《医准》)
  • ⑤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纸卷作筒,烧烟吸之。(《医学正传》圣烟筒)
  • ⑥治诸骨哽:蓖麻子七粒。去壳研细,入寒水石末,缠令干湿得所,以竹篾子挑二、三钱入喉中,少顷以水咽之即下。(《魏氏家藏方》)
  • ⑦治疠风,手指挛曲,节间痛不可忍,渐至断落:蓖麻一两(去皮),黄连一两(锉如豆)。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取蓖麻子一枚,擘破,以浸药水,平旦时一股,渐加至四、五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动风食。(《医准》)
  • ⑧治汤火伤: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汤损用油调涂,火疮用水调涂。(《养生必用方》)
  • ⑨治犬咬伤:蓖麻子五十粒。去壳,以井水研膏,先以盐水洗咬处,次以萆麻膏贴。(《袖珍方》)
  • ⑩治风气头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捣饼,随左右贴太阳穴。(《纲目》)
  • ⑾治小儿颓疝:蓖麻仁三枚,棘刚子(去皮)三十枚,石燕子(烧)一枚,滑石(末)二钱匕,麝香(研)半钱匕。上五味捣研匀,稀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煎灯心汤下。(《圣济总录》蓖麻丸)
  • ⑿治齁喘咳嗽:蓖麻子去壳炒热,拣甜者吃,多服见效。(《卫生易简方》)
  • ⒀治难产及胞衣不下:蓖麻子七枚。研如膏,涂脚底心,子及衣才下,便速洗去。(《海上集验方》)
  • ⒁催生并死胎不下:蓖麻子三个,巴豆四个。研细,入麝香少许,贴脐心上。(《卫生家宝方》)
  • ⒂治子宫脱下:蓖麻仁、枯矾等分。为末,安纸上托入,仍以蓖麻仁十四枚,研膏涂顶心。(《摘元方》)
  • ⒃治暴患脱肛:蓖麻子一两。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贴囟上;如阴证脱肛,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贴之。(《活幼心书》蓖麻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