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石蚕
名称
地蚕(《日用本草》),甘露子、滴露(《饮腾正要》),甘露儿(《救荒本草》),土蛹(《余冬录》),宝塔菜(《中国植物图鉴》),蜗儿菜(《江苏植药志》),土虫草(《陆川本草》),地牯牛草、地纽(《贵州草药》)。
草石蚕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块茎或全草。春、秋采收。挖取块茎,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直立,基部有匍匐枝,枝端有螺丝形的块茎。茎高30~60厘米,方形,四棱,上有倒生的长刺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10厘米,宽1.5~6厘米,先端尖锐或长尖,基部心脏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有长柔毛;叶柄长1~5厘米。苞片披针形,两面有长柔毛。花2~6轮,每轮有花3~6朵,集成间断的穗形总状花序,顶生于枝梢;小花柄基部有1对脱落性的刚毛状小苞片;花萼钟状,外被腺状柔毛,5齿,齿端有针状尖;花冠淡红紫色,露出部分有腺状毛,冠筒内有毛圈,上唇直立而略反折,下唇平展,有3裂片;雄蕊4,2强,伸出于冠简外而盖于上唇之下;花柱顶端2裂。小坚果黑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于湿润地或近水边。分布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浙江等地。
性味
- ①《饮膳正要》:甘,平,无毒。
- ②《贵州草药》:性平,味甘微辛。
性状
根茎多呈纹外向锤形,顶端有的呈螺旋状,两头略尖,长1.5-4cm,直径3-7mm。表面棕黄色,多皱缩,扭贡,具5-15个环节,节间可见点状芽痕及根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白色。气微,味微甘。用水浸泡后易膨胀,节结明显。
草石蚕的效果
经脉
归肺;肝;脾经
主治
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疸,淋证,疮毒肿痛,毒蛇咬伤。
- ①《钦膳正要》:利五脏,下气,清神。
- ②《江苏植药志》:治心痛。
- ③《陆川本草》:滋养强壮,清补肺金,功类冬虫草。治身体羸瘦,虚劳咳嗽,小儿疳积。
- ④《贵州草药》:清肺解表。全草:治风热感冒;根:治肺痨。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全草15-30g,根30-60g;浸酒或焙干研末。
-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禁忌
- 1.《泉州本草》:因虚劳引致瘫痪者不可用。
- 2.《闽东本草》:脏寒者忌用。多服令人泻。
草石蚕的药方
- ①治风热感冒:草石蚕全草二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 ②治肺痨:草石蚕根四两。炖猪肺常吃。(《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