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腹痛主要由于腑气不降或脏气虚寒,气机郁滞或经脉失养所致。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的病证。主要由于腑气不降或脏气虚寒,气机郁滞或经脉失养所致。
腹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中。内科范围的腹痛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急慢性胰腺炎、肠炎、肠粘连、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不完全性肠梗阻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其中以腹痛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腹痛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导致的气机郁滞、脉络痹阻及经脉失养所致。
1.外感时邪
寒、暑、湿、热之邪侵入腹中,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伤及脾胃,食滞内停;或恣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食入馊腐不洁之物,湿热秽浊滞留肠胃;或过食生冷,阻遏脾阳等,均可影响脾胃健运,使气机失于调畅,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
3.情志失调
情志怫郁,忧思恼怒,肝失条达,气血郁滞;或肝气横逆犯胃,致使脾胃不和,气机不畅,均可导致腹痛。
4.素体阳虚
素体阳虚,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或寒从内生,气血不能温养脏腑,而致虚寒腹痛;甚至久病肾阳不足,肾失温煦,脏腑虚寒,腹痛日久,迁延不愈。
【辨证论治】
1.寒邪内阻
- 主症: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寒更甚,口和不渴,小便清利,大便或秘结,或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紧。
- 治法:温中散寒。
- 方药:正气天香散加减。若腹痛肠鸣,下利清谷,可加附子、肉桂;若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为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用通脉四逆汤以温通肾阳;若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宜暖肝煎以温肝散寒。
2.湿热壅滞
- 主症:腹痛胀满拒按,大便秘结,或泻而不爽,矢气频频,小便黄赤而短,身热自汗,甚至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 治法:通下泄热。
- 方药:大承气汤。如热重,加黄芩、黄连、栀子;湿重,加苍术、薏苡仁、木香、砂仁。
3.气滞血瘀
- 主症:以气滞为主者,脘腹胀闷疼痛,攻窜不定,或引及两胁、少腹,遇恼怒、忧虑易于发作,得嗳气、矢气则减,苔薄,脉弦;以血瘀为主者,腹痛如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 治法:以气滞为主者,宜疏肝理气;以血瘀为主者,宜活血化瘀。
- 方药:疏肝理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活血化瘀,用少腹逐瘀汤。若兼寒凝腹痛拘急,遇寒加重,得热痛减者,加肉桂、干姜;若可触及包块,可酌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
4.中虚脏寒
-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稍减,面色无华,神疲恶寒,气短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
- 治法:温中散寒,缓急止痛。
- 方药:小建中汤加昧。若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若阳虚甚者,加附子、吴茱萸、乌药、川椒。
5.饮食积滞
- 主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嗳腐吞酸,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腻,脉滑实。
- 治法:消食导滞。
-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 桂附理中丸,适用于中脏虚寒型,用姜汁或温开水送服,每次1丸,每日2次;
- 枳实导滞丸,适用于饮食积滞型,口服,每次6~9g,每日2次。
2.针灸疗法
内关、支沟、照海、足三里。虚证腹痛可灸神阚、足三里。
【预防护理】
- 寒痛者要注意保温;
- 虚痛者宜进食易消化食物;
- 热痛者忌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
- 食积者注意节制饮食;
- 气滞者要保持心情舒畅。
腹痛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可因情志、饮食、感受寒凉而发作为特点。应与痢疾腹痛、胃痛相鉴别。腹痛由多种病因引起,且相互兼杂,互为因果,共同致病。其病机总为气机郁滞、脉络痹阻及筋脉失养所致,不外寒、热、虚、实四个方面,四者往往相互错杂。因此,在辨证施治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主要问题,首先要分辨寒热的轻重,虚实的多少,气血的浅深,然后处方用药,则可收到预期的效果。腹痛的治疗,多以"通"为原则。所谓通,并非单指通下而言。一般属实证者,祛邪疏导为通;属虚寒者,温补阳气为通;久痛入络者,通则为辛温活血通络。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