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维生素A中毒

维生素A中毒

维生素A属脂溶性维生素。胃肠道功能正常时,维生素A极易吸收;当胆汁缺乏、脂肪吸收障碍时,其吸收略减少,尤其是对植物源性的维生素A的吸收影响很大。吸收后的维生素A,95%与蛋白结合,剩余者储存在肝脏。正常血浆浓度500~1500U/L。成人一次剂量超过100万U、儿童超过30万U,即可致急性中毒;不论成人或儿童,如连续每日服10万U超过6个月,可致慢性中毒。有时进食某些含高浓度维生素A食品,如鱼肝油、白熊肝脏,也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中毒症状时血中维生素A浓度多为8000~20000U/L。

病因

由于维生素A摄入过量所致,常见于婴幼儿。多数是因短期内大量服用或长期多量服用浓缩鱼肝油而引起;部分患儿因长期服用维生素A治疗皮肤病所致;少数病人是由于一次大量摄食鲨鱼、鳕鱼或大比目鱼肝脏引起。

临床表现

维生素A急性中毒多在食用后3~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有:   

  • (1)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纳差、口渴、腹痛、腹泻,肝脏肿大并有压痛。  
  • (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呕吐、乏力、嗜睡、精神迟钝等,婴儿多有前囟隆起、烦躁不安及轻度脑膜刺激症状(主要是因维生素A过量,使脑室膜分泌活跃,脑脊液增加导致颅内压升高所致)。   
  • (3)眼症状:结膜充血、球结膜下出血、视力模糊、复视,有时出现视乳头水肿。   
  • (4)皮肤症状:皮肤潮红,中毒1~3天后可有不同程度的脱皮,从口周及鼻唇间延及全身,呈鳞屑状至大片状脱皮,并有色素沉着,头发及汗毛脱。因奇痒皮肤常有搔痕。

检查

  • 1、X线检查对本病确诊有特殊价值,表现为管状骨造型失常,骨质吸收,骨折;骺板改变及软组织肿胀;骨干处骨膜下新骨形成;颅缝增宽,前囟饱满扩大。
  • 2、脑脊液压力增加,可达2.55kPa(260mmH2O),细胞和糖在正常范围,有人发现蛋白降低或正常偏低值。
  • 3、检查血清维生素A,常达1,000~6000μg/L以上。

治疗措施

  • 1.维生素A中毒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停服,自觉症状常在1~2周内迅速消失,但血内维生素A可于数月内维持较高水平。对误服大剂量者须及时催吐、洗胃和导泻。   
  • 2.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静滴10%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应用维生素B、维生素C;降低颅内压;使用镇静止痛剂;抗过敏治疗等。
  • 3.头颅X线征象可在6周~2个月内恢复正常,但长骨X线征象恢复较慢,常需半年左右,故应在数月内不再服维生素A,以免症状复发。应用浓鱼肝油或维生素A制剂时,不可超过需要量。
  • 4.必须用大剂量时,应严格限制用药时间,避免产生中毒症。有人报道孕妇在早期服用维生素A过多,可致流产和胎儿畸形,因此,孕妇服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000IU。

预防

给孩子合理服用鱼肝油,是防止中毒发生的唯一措施。其中包括:

  • 1、严格遵照医嘱给孩子服用鱼肝油制剂,不可滥用,不可多用。一般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可给浓缩鱼肝油3-4滴,不应超过6滴。
  • 2、防治婴幼儿佝偻病时,尽量给孩子补充不含维生素A的纯维生素口制剂。
  • 3、如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给孩子补充大剂量维生素A,则应由医生严格限制用药时间。
  • 4、在孩子服用鱼肝油时期,一旦发现其出现维生素A中毒的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服,并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