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劳
【释名】
劳,劳伤、痨瘵。本穴能治疗痨瘵(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穴在颈部,故名颈百劳。
【出处】
《针灸集成》
【位置】
位于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局部解剖】
有斜方肌、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和椎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分支。
【主治】
瘰疬,落枕,咳嗽,气喘,百日咳,项背风湿疼痛,骨蒸潮热,盗汗,失眠,鼻衄,过敏性鼻炎。
【方例】
- 失眠:百劳(双)。
- 鼻衄:百劳(双)。
- 过敏性鼻炎:三伏天药物贴敷法,初伏贴百劳、肺俞、膏肓俞;中伏贴大椎、风门、脾俞;末伏贴大杼、肺俞、肾俞。
- 瘰疬联珠疮:颈百劳(灸)、肘尖(灸)、初出核上(先针后灸)。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1寸。可灸。
【备注】
百劳穴首见于宋《针灸资生经》,但无定位;明《针灸大全》云:“即大椎穴”。近代将大椎旁一寸也叫百劳,一名下百劳,与本穴合称为“百劳四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