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癫狂

癫狂

癫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癫证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证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互相转化,故癫狂并称。

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性精神病,以及部分神经官能证等,均可参照本篇辩证论治。

【病因病机】

1.阴阳失调

历代医家认为阴阳的盛衰是癫狂证的主要因素。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不能互相维系,以致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心神被扰,神明逆乱而发癫狂。

2.情志抑郁

恼怒惊恐,损伤肝肾,或喜怒无常,心阴亏耗,肝肾阴液不足,心神失于濡养,屈而不伸,则默默寡言痴呆,语无伦次;或心阴不足,心火暴张,则狂言狂语,哭骂不休;或所欲不遂,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心虚则神耗,脾虚则不能生化气血,心神失养,神无所主;或脾胃阴伤,胃热炽盛,则心肝之火上扰,神明逆乱。如此等等,都能发为癫狂。

3.痰气上扰

由于痰气上扰清窍,以致蒙蔽心神,神志逆乱,狂躁不宁,歌笑哭骂,而为癫狂。

4.气血凝滞

脑气与脏腑之气不相连接而发狂。

此外,癫狂证与禀赋不足和体质强弱亦有密切关系。如禀赋不足,耐受性差,遇有情志内伤,则易阴阳失调而发病。

【辨证论治】

(一)癫

1.痰气郁结

  • 主症:癫证初起,精神抑郁,神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或喃喃独语,或悲或泣,妄见妄闻,多疑妄想,不知秽洁,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腻,脉弦细或弦滑。
  •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 方药:顺气导痰汤加味。痰浊壅盛,胸膈满闷,口多痰涎,形体壮实者,可暂用探吐法。痰郁化热,烦躁不寐,舌苔黄腻,脉滑数,酌加黄连、天竺黄。

2.心脾两虚

  • 主症:癫证日久,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易哭,少寐多梦,四肢困乏,饮食减少,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无力。
  •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安神。
  • 方药:养心汤加味。心气耗伤,营血亏虚,喜悲伤欲哭者,加炙甘草、怀小麦、大枣。

(二)狂

1.痰火上扰

  • 主症:病起急骤,先有性情急躁,头痛失眠,面红目赤,突然狂乱无知,逾垣上屋,哭詈叫号,不避亲疏,或毁物伤人,气力逾常,不食不眠。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大滑数。
  • 治法:涤痰清心,泻肝清火。
  • 方药:生铁落饮加味。如阳明热盛,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实大者,加大黄、玄明粉或芫花。

2.火盛伤阴

  • 主症:狂病日久其势渐减,形疲神倦,多言善惊,时而烦躁,形瘦面红,少寐,食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 方药:二阴煎加减。舌苔黄腻,痰火未平者,加胆南星、竹茹、天竺黄。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礞石滚痰丸,适用于痰火扰神型狂证,口服,每次6~12g,每日1次。

2.针灸疗法

癫证取鸠尾、神门、太冲、涌泉等穴。刺激量随病情改善而减轻。病久正气不足者,可取心俞、肝俞、间使、足三里等穴,以轻刺激为宜。此外,尚可配合耳针、头皮针,狂证初起取人中、大椎、大陵、丰隆等穴,重刺激,持续捻针,直至病人安静,或有睡意时,留针不捻,约20分钟后起针。每日针1~2次。

【预防护理】

  • 1.预防关键在于调情志,起居、饮食、劳逸等宜有规律。
  • 2.护理的根本在于防止意外,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癫证与狂证均属精神失常的疾患。癫、狂、痫要注意互相鉴别。癫狂病变在肝、胆、心、脾。癫证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化痰开窍,及养血安神,补养心脾为主;狂证治疗当以镇心祛痰,清肝泻火,或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为主。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但是又不能截然分开,癫证可以转化为狂证,狂证日久又往往转化为癫证。故癫狂证在初发病时多属实证,宜以清热涤痰,疏肝理气,或者以安神定志为主。如病情久久不愈,正气渐衰,应根据气血阴阳亏损的不同,予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等法以调理之。如有瘀血内阻,又当活血化痰。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