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痒见消

痒见消

醉鱼草
1 #

名称

鱼尾草、醉鱼儿草(《履巉岩本草》),槐木(《普济方》),闹鱼花(《纲目》),痒见消(《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光子、羊脑髓、五霸蔷(《中国树木分类学》),四方麻、阳包树(《中国药植志》),鱼鳞子(《安徽药材》),药杆子(《江苏植药志》),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广西中兽医药植》),毒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中国土农药志》),野巴豆、老阳花、萝卜树子、药鱼子(《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土蒙花(《四川中药志》),花玉成、四棱麻、羊饱药、羊白婆、金鸡尾、洞庭草、白皮消、铁帚尾(《湖南药物志》),红鱼波、红鱼皂(《闽东本草》),四季青、白袍花、糖茶、水泡木、雉尾花、楼梅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鱼泡草、鱼藤草、洋波、鱼背子花(《福建中草药》)。

  1. 醉鱼草
  2. 闹鱼草
  3. 鱼尾草
  4. 铁帚尾

痒见消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全草。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1~2.5米。树皮茶褐色。小枝具四棱而稍有翅,棱的两面有短白茸毛,老则脱落。叶对生,卵圆形至矩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纸质,先端尖,全缘或有小齿,基部浑圆至钝形或楔形;幼嫩时叶面间有茸毛,下面密被绵毛,老时两面均无毛;叶柄长2~4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18~40厘米;总苞1片,披针形,有茸毛;萼钟状,4或5浅裂:花冠紫色,有白色闪光的细鳞片,长1~1.2厘米,前端膨大,4裂,裂片卵圆形;雄蕊4,花丝短,贴生;雌蕊1,花柱线形,柱头2裂,子房上位。蒴果,2瓣裂,椭圆形,长约5毫米。种子细小,略为纺锤状。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亦有栽培以供观赏。分布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

微辛,苦,温,有毒。

痒见消的效果

功效

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全草。主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风湿关节痛,蛔虫病,钩虫病,跌打,外伤出血,痄腮,瘰疬。

主治

祛风除湿,杀虫,活血。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风湿关节痛,蛔虫病,钩虫病,跌打,外伤出血,痄腮,瘰疬。

  • ①《福建民间草药》:能活血行气。
  • ②《湖南药物志》:消风去湿,行气化痰,解毒止咳。治腹痛,腹泻,痈肿,关节痛。
  • ③《闽东本草》:消食去积滞,杀虫。治蛔虫绞痛。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或鲜品15~30g;或捣汁。
  • 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研末掺。

注意禁忌

孕妇忌服。

痒见消的药方

  • ①治流行性感冒:醉鱼草五钱到一两。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 ②治钩虫病:醉鱼草五钱(儿童酌减)。水煮二小时,取汁一百毫升,加白糖,于晚饭后与次晨饭前分服。服药量可由五钱逐次增至五两。个别服药者有恶心、腹痛、腹泻、头昏乏力等症状。(《全展选编•传染病》)
  • ③洽疟疾:醉鱼草、白英各一两。水煎,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内服,连服二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 ④治跌打新伤:鲜醉鱼草全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酌加红酒、开水炖一小时,内服。(《福建民间草药》)
  • ⑤治外伤出血:醉鱼草叶晒干研末,撒在伤口,并轻轻压一下,有止血作用。(《福建民间草药》)
  • ⑥治误食石斑鱼子(中)毒,吐不止;鱼尾草研汁服少许。(《普济方》)
  • ⑦治痄腮:醉鱼草五钱,枫球七枚,荠菜三钱。煮鸡蛋食。(《湖南药物志》)
  • ⑧治瘰疬:醉鱼草全草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 ⑨治风寒牙痛:鲜醉鱼草叶和食盐少许,捣烂取汁漱口。(《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