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狐肉

狐肉

名称

南狐、狐、狐狸

狐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犬科动物狐狸、南狐的肉。捕杀后,剥皮取肉,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

1.狐狸,体长约75cm,重7.5kg。颜面狭窄,吻尖。四肢短,尾粗长,超过体长的一半,且其毛蓬松,身上有特殊的狐骚味。头部棕灰色,吻端棕黑色,下颌污白色,耳背黑色或棕黑色。背部红棕色,体侧黄褐色,腹部黄白色。四肢棕色或浅褐色,前后肢外侧有一条黑纹。尾色同背部,尾端白色。毛色因个体而有差异。

2.南狐,体形似狗,中等细长。重7.5kg左右,外形与上种类似,亦有腭臭。毛色变化较大,通常标准者,其头、躯、尾为赤褐色;深者赤色,浅者黄褐色。个体头部灰棕色;唇、下颏至前胸暗白色;颈、肩、体两侧稍黄色,背部红棕色;腹面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前后肢外侧的黑褐色带纹,其宽狭不等。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丘陵、草原等地。穴居树洞,土穴中常抱尾而睡。和动敏捷,食物杂。
  •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甘,温。

狐肉的效果

功效

为犬科动物狐狸、南狐的肉。主治虚劳赢瘦,寒积腹痛,癔病,惊痫,痛风,水肿,疥疮,小儿卵肿。

经脉

心;脾;胃;肾经

主治

补虚暖中,镇静安神,祛风,解毒。主虚劳赢瘦,寒积腹痛,癔病,惊痫,痛风,水肿,疥疮,小儿卵肿。

  • ①《唐本草》:作腥食之,主疥疮久不差者。
  • ②孟诜:补虚,又主五脏邪气。
  • ③《医学入门》:补虚,治健忘。
  • ④《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120-240g。

狐肉的药方

  • ①治惊痫,神情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狐肉一片及五脏,治如食法,豉汁中煮,五味和作羹或作粥、炙食,并得。京中以羊骨汁鲫鱼替豉汁。(《食医心镜》狐肉羹)
  • ②治水积黄肿:狐肉配陈腊肉炖服。(《四川中药志》)
  • ③治疥疮不瘥:狐肉、一支箭夏枯草蒲公英侧耳根。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