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

毒蛇,指能够分泌毒液的蛇。毒蛇一般体形不大,头呈三角形状,有毒牙。毒蛇的毒液一般储藏在毒牙中,在捕捉猎物或者自卫的时候通过毒牙喷出毒液,或者是咬住攻击对象之后再把毒液通过毒牙注射到攻击对象的体内。当毒液进入人体血管之后,毒液会通过血液循环流遍全身,从而使局部乃至全身分别引起不同的中毒症状,若不及时处理甚至可能会丧命。
毒蛇头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鲜明的花纹,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可与无毒蛇相区别。
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临床表现

毒蛇咬伤人多发生于4~10月间。根据毒蛇种类、蛇毒成分以及中毒表现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
(1)神经毒型
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所引起。其临床特点是蛇毒吸收快,局部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则病情危重。
①局部仅有麻痒感或麻木感。不红、不肿、无疼痛。
②在咬伤后1~3小时开始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视物模糊,眼险下垂,嗜睡,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牙关紧闭等。严重者四肢瘫痪、惊厥,进行性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
③海蛇咬伤者则可引起模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其后肌力恢复较慢。
④病程较短,若能度过1~2天的危险期,很快痊愈。
(2)血循毒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中毒症状。常为蝰蛇、竹叶青、尖吻蝮及烙铁头等毒蛇咬伤所致。特点是局部症状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急。
①局部肿胀明显,伤口剧痛,伴出血、水疤,皮下瘀斑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附近或区域淋巴结肿痛。
②全身症状有胸闷、气促、心悸、烦躁不安、发热、谵妄及全身广泛性出血,如咯血、呕血、鼻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出现黄疽、少尿或无尿、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3)混合毒型
主要由眼镜蛇、眼镜王蛇、蜂蛇等咬伤引起。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急,局部与全身症状均明显。
①局部剧痛。红肿、水疱、血疱,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皮下瘀斑甚至组织坏死。局部淋巴结肿痛。
②头晕、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全身肌肉疼痛、肌肉无力、牙关紧闭、语言障碍、吞咽困难、颈项强直、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尿少和尿闭,严重者有惊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心跳骤停等。

鉴别诊断

一、无毒蛇咬伤:无毒蛇咬伤后患部可有疼痛,但无麻木,肿胀不甚,更无全身表现,经1—2天后疼痛完全消失,其牙痕小且排列整齐。   
二、蜈蚣咬伤: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伤口部位有强烈疼痛感。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急救 

毒蛇咬伤后,蛇毒在人体内迅速播散,短期内可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抢救措施。
1.缚扎
目的在于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咬伤后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应立即就地取材,于伤口近心端缚扎,以阻止静脉血回流但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原则。如伤在手指可缚扎手指根部;伤在手掌可缚扎于肘关节下部;伤在足踝部则于膝关节上部或下部缚扎,同时将患肢下垂,不要剧烈奔跑,以免加速血流和毒素的吸收。缚扎时间可持续8~10小时,每隔15—30分钟放松1~2分钟,一般在伤口排毒和服药后1—3小时解除缚扎。咬伤超过12小时后不宜缚扎。
2.排毒
(一)扩创法
常规消毒后,沿牙痕作纵行切口,长约1.5cm,深达皮下,或作"十";切口,如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并用手由近心端向伤口附近反复挤压,以排出毒血。同时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及双氧水反复冲洗,使蛇毒在伤口破坏,减少播散,减轻中毒。血循毒蛇咬伤后,若伤口流血不止,且全身有出血现象者,则不应扩创。   
(二)吮吸法
用口吮、拨火罐或抽吸器抽吸等方法,将伤口毒血吸出,此法可先于扩创法应用。如吮吸者的口腔粘膜有破损,则不宜作吮吸,以免引起中毒。   
(三)烧灼法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可立即用火柴头5—7个,放在伤口中点燃,烧灼1-2次,以破坏蛇毒,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野外急救方法。   
(四)针刺法
经扩创处理后,患部肿胀明显时,可于手指蹊间(八邪穴)或足趾蹼间(八风穴)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头与皮肤平行刺人lcm后迅速拨出,再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以排除毒液。

外治法

经急救处理后,伤口周围可用如意金黄散外敷。
民间常用有效鲜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半边莲、田基黄、白花蛇舌草、白叶藤、地了草、两面针、青木香、鬼针草、黄药子等。可取以上鲜草数种,等量、洗净、捣烂取汁,每次40~50ml口服,每日4~6次,取其渣敷伤口周围。

其他疗法

一、抗蛇毒血清治疗   
抗蛇毒血清又名蛇毒抗毒素,有单价和多价两种,抗蛇毒血清特异性较高,疗效确切,越早应用,效果越好。但当脑、心、肾等实质性器官已发生器质性改变时,则效果欠佳。使用剂量多少,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应大于中和排毒量所需的剂量。如使用抗蝮蛇毒血清,一般注射10mL,视病情可以酌情增加,儿童用量与成人相等。使用前先做过敏试验,抽抗蛇毒血清0.1mL,用等渗盐水1.9mL稀释,皮内注射0.lmL,15分钟后局部无红晕蜘蛛足者为阴性,阳性者可行脱敏注射疗法。   
二、胰蛋白酶注射   
胰蛋白酶能直接破坏蛇毒,对多种毒蛇咬伤有效。其方法是胰蛋白酶2000单位加0.5%普鲁卡因5—20mL,在牙痕中心及周围注射达肌肉层,或在缚扎上端作套封。根据病情,每隔12—24小时后重复注射1次。个别病人可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可用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三、其他西药   
(一)可用速尿20—40rug肌肉注射,或20%甘露醇250ral静脉滴注,促使体内毒素排泄。   
(二)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根据病情,每日1一2次。   
(三)全身支持疗法和防治并发症的发生,补充足够的营养、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给氧,防治心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四、蛇伤成药   
季德胜蛇伤解毒片对常见毒蛇都有效,用法:首次20片,以后每4—6小时内服7—10片,病情好转后酌减,连服5天。

全身支持疗法

毒蛇咬伤后的数日内病情较重,中毒症状有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因而积极的全身治疗及纠正主要脏器的功能是重要的。血压低时应及时给输血和补液,抗休克治疗,呼吸微弱时给以呼吸兴奋剂和吸氧,必要时进行辅助性呼吸。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组织胺类药物的应用,对中和毒素和减轻毒性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全身抗感染药物,对防治局部组织的坏死是重要的,常规注射TAT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预防

蛇咬伤严重的威胁着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应在危害最大的地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蛇咬伤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蛇伤防治网,从组织上及人力上予以落实,做到任务明确,专人负责。其次要发动群众搞好住宅周围的环境卫生,彻底产除杂草,清理乱石,堵塞洞穴,消灭毒蛇的隐蔽场所,经常开展灭蛇及捕蛇工作。
同时要搞好预防蛇伤的基本知识。在野外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员,进入草丛前,应先用棍棒驱赶毒蛇,在深山丛林中作业与执勤时,要随时注意观察周围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应穿好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必要时戴好草帽。遇到毒蛇时不要惊慌失措,应采用左、右拐弯的走动来躲避追赶的毒蛇,或是站在原处,面向毒蛇,注意来势左右避开,寻找机会拾起树枝自卫。四肢涂擦防蛇药液及口眼蛇伤解毒片,均能起到预防蛇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