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草部(25)

草部(25)

释名 箬,音若。亦名辽叶。
气味 (叶)甘、寒、无毒。
主治 1. 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 1. 肺壅、流鼻血。用箬叶(烧灰)、白面各三钱,研匀,清水冲服二钱。 1. 月经不止。用箬叶灰、蚕纸灰,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1. 肠风便血。用箬叶烧存性,每次服三匙,空心服,糯米汤送下。药中加少许麝香亦可。 1. 小便不通。用干箬叶一两,烧灰,加滑石半两,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1. 妇女吹乳。用端阳节包粽子的箬叶烧灰,每服二钱,酒送下。累效。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

GangMu60_1

释名 亦名苇、葭。花名蓬 ,笋名 (音拳)。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
气味 (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 )甘、寒、无毒。
主治 1. 骨蒸肺痿(肺结核)。用芦根、麦门冬、地骨皮、生姜各十两,梧皮、茯苓各五两,加水二斗,煮成八升,去渣。分五次服。得汗即愈。 1. 心膈气滞,烦闷不下食。用芦根五两,锉小,加水三大碗,煮取二碗,去渣,温服。 1. 反胃上气。用芦根、茅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1. 霍乱烦闷。用芦根三钱、麦门冬一钱,水煎服。又方:芦叶一把,水煎服。 1. 吐血不止。用芦苇茎外皮烧灰(存性),研细,加蚌粉少许,拌匀。每服一、二钱,麦门冬汤送下。三服见产。 1. 肺壅咳嗽,微热。用芦苇茎(切小)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再加桃仁五十枚,薏苡仁、瓜瓣各半升,煮成二升服下,吐出脓血即愈。此方名"苇茎汤";。 1. 背疮溃烂。用陈芦叶为末,先以葱椒汤洗净患处,然后把药末敷上。 1. 中鱼、蟹毒。用芦根煮汁服。 1. 诸般血病。用芦花、红花、槐花、白鸡冠花、茅花等分,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

GangMu60_2

甘蕉
释名 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1. 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1. 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1. 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1. 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1. 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1. 肿毒初发。用芭蕉叶烧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1. 心痹痛。用芭蕉花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

GangMu60_3

防葵
释名 房苑、梨盖、利茹。
气味 (根)辛、寒、无毒。
主治 1. 肿病。用记葵开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 1. 癫狂邪疾。治方同上。 1. 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各药混合后,每取半两加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此方名"防葵散";。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

GangMu60_4

蓑荷
释名 亦名覆菹、 草、 苴、 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1. 喉舌疮烂。用 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1. 吐血、痔血。用 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 1. 月经不调。用 荷根,切细,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点酒,空心服。 1. 受寒声哑。用 荷根二两,捣烂取汁,加酒一碗,和匀,细细饮服。 1. 伤寒时症(温病初起,头痛,发热,脉盛)。用 荷根、叶一起捣烂,榨汁服三至四升。 1. 杂物入目。用白 荷根取心捣出汁,取汁滴入目中,杂物自出。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

GangMu60_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