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缩短,甚或点滴即净,称为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

现代医学中性腺功能低下、子宫内膜结核、炎症等引起的月经过少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血虚 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后,气虚血少,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生化不足,血海亏虚而经行量少。
2.血瘀 感受寒邪,血为寒凝或气滞血瘀,冲任受阻,血行不畅,故经量减少。
3.肾虚 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肾气损伤,精血不足,血海不盈,而经量过少。

【辨证论治】
1.血虚
主症:月经量少,或点滴即止,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淡,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调经。
方药:滋血汤加减。若经血极少者,加枸杞子、山茱萸。

2.血瘀
主症: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刺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胸胁胀痛。舌质紫黯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若小腹冷痛者,加桂枝、吴茱萸。


3.肾虚
主症: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足跟痛或小腹冷感,夜间多尿。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无力。
治法:补肾调经。
方药:归肾丸。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金匮肾气丸,适于肾虚者,每次l丸,每日2次。
2.针灸疗法      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丰隆。灸足三里。


【预防护理】
1.避免寒凉。
2.增加营养。


本病以月经周期规律,经期正常,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缩短、量少,不足2天者,为诊断依据。应注意与长期服用避孕药而致的月经量少,以及早孕而有激经者相鉴别。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