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是心、肺、肝、脾、肾的合称。五体,即脉、皮、筋、肉、骨五种形体组织,五脏各主其一。

心位于胸中,居两肺叶之间。心在五脏六腑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身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故《黄帝内经》称其为"君主之官"。

心的生理功能有两方面,一是主血,一是主神志。

心主血

心主血的功能,主要指心脏能够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其次指心脏与血液的生成有关。

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由于心与脉管相连,心的搏动具有鼓动血液运行的能力,所以心是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动力所在,由心、脉管、血液三者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只有在心的搏动与脉管约束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正常地运行于周身,而其中心脏的搏动是维持血液运行的关键,起着主导作用。

心之所以能够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是依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以及心阴、心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之气血阴阳充足,心的搏动就正常,人体的血液循环不息,营养周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从而表现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现象。如心之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就会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而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如心气不足,可见面色苍白、脉细弱无力;心血瘀阻,可见面色青紫、脉涩结代等。

同时,心对血液的生成具有"化赤"的作用。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之后,将其中的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在肺部结合自然界之清气,又在心阳的温煦蒸腾作用下,化生为红色的血液。

另外,中医学有"心主血脉"之说,即将"心主血"与"心主脉"合并起来形成的一个专用术语。

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的功能,又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狭义之神,是对人的认知、思维、意识、情志等精神活动的总称。心主神志,即指心有主管人的精神活动的功能。

人的精神活动,与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及其固有的某些功能活动有关,但中医藏象学从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出发,把精神活动的根本归属于心的范畴。因此中医学所讲的心,实际上也概括了大脑的某些功能活动。

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依赖心血、心阴对心神的营养及滋润作用,这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次也与心气、心阳对心神的鼓舞及振奋作用有关。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若心之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使心主神明的功能异常,可出现心悸、欠眠、多梦、健忘,甚至神昏、谵语、不省人事等症。

心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1.心主脉

脉管是血液流通的道路,若心功能正常,脉道通利,则血液流畅,脉象和缓而有力;心的功能异常,或脉道不利,则血行障碍,脉象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常反应。如心血不足,血脉空虚,可出现脉细弱;心阳不足,鼓动无力,可出现脉象沉微等。

2.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是说心与舌有着某种特定的联系,心的生理病理表现都可通过舌特异性地反映出来。这是由于,手少阴心经的别络上行联系到舌,心血的充足与否显露于舌,心神也直接影响着舌的感觉与运动。因此,无论是心主血脉还是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与否,都可从舌的色泽形态上反映出来,故中医学又有"舌为心之苗"之说。如心的气血阴阳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血不足,可见舌质淡白,食不知昧;心火上炎,可见舌质红绛,或舌上生疮;心神失常,可见舌卷、舌强、语言謇涩等。

3.心华在面

华,有光华外现之义。心华在面,是说心的气血阴阳,可特异性地表露于面部,观察面部的色泽形态,可以判断心的气血阴阳正常与否。如心血充足,运行通畅,则面部红润有光泽;如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可见面白而无华;心血瘀阻,又可见面色青紫等。

附:心包

心包,又称"心包络",为心的外围结构,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藏象学说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不能轻易地被邪气所侵犯,若邪气直接侵犯于心,使心神失常,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外邪犯心,一般都首先由心包代其受邪,例如外感热病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症,就称为"邪入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