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由多种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疳证与麻疹、惊风、天花并称为儿科四大证。
小儿疳积是脾胃消化功能障碍引起的脏腑失养,形体消瘦,饮食减少,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为病程较长的一种慢性疾病。民间又称"奶疳"、"饭疳"等。西医则称为营养不良,主要是指蛋白质、热量缺乏。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小儿疳积的发生率仍然相当高,父母们应该引起重视。
原因
三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如果出生后不坚持母乳喂养,又过早地以米粉或粥羹代替母乳;或不及时、不合理地添加辅食;或小儿长期偏食、挑食等,都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
其次,营养素的吸收利用障碍。如慢性腹泻、过敏性肠炎等,或胰腺、肝功能障碍。再者,营养素的消耗增加。如肠道蛔虫病、结核病、肝、胃疾病等。
此外,其他如早产儿、小样儿、多胎儿或有先天性缺陷也容易发生本病。
症状
小儿面黄肌瘦,烦躁爱哭,睡眠不安,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乳食,腹部胀实或时有疼痛,小便短黄或如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或兼发低热,指纹紫滞,此为乳食积滞的实证。
推拿常用手法:
-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掌根摩中脘5分钟,揉脐5分钟。
- (2)患儿俯卧位,家长采用捏脊法5~10遍。然后轻揉背部1分钟。
-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通过中医的小儿推拿,帮助宝宝缓解刺激和过敏,镇静宝宝情绪,推拿一段时间后,以达到治疗效果。
西医治疗
- 1.维生素B,每日3次,每次1—2片。
- 2.浓缩鱼肝油滴剂,每日15—30滴,分3—4次口服。
- 3.钙剂:葡萄糖酸钙片,每日2次,每次1~2片。多维钙片,每日2次,每次2—3片。
- 4.乳酶生片,每次2—4片,每日3次。或食母生,每日3次,每次4—5片。
中医小儿疳积方:
1.麦芽煎
- 麦芽20克,水煎30分钟,日服2次。
- 功效:消乳食。
- 主治:婴儿伤乳(食)。
2.大麦粥
- 大麦米50~100克,研碎,煮粥常食。
- 功效:补脾宽肠消食。
- 主治:乳食所伤,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者。
3.消食粥
- 莲肉、山药、麦芽、扁豆、山楂等量,加少许粳米煮粥食用。
- 功效:健脾消食化滞。
- 主治:小儿食积,形体消瘦,纳差,便溏者。
4.山楂煎
- 山楂15克,水煎服,日服3次。
- 功效:消油腻,肉积。
- 主治:肉食积滞、腹胀,小儿伤乳。
5.萝卜子煎
- 萝卜子30克。 微炒,水煎服。
- 功效:消食化积。
- 主治:食滞饱胀,腹痛,便秘或呕吐者。
6.内金粉
- 鸡内金30克,用瓦片焙黄,研为细末,每次1~2克,温开水送服,日服2次。
- 功效:消疳积。
- 主治:小儿疳积,面色不荣,毛发稀,四肢无力,纳差,便溏者。
7.羊肉粥
- 羊肉250克,山药250克,粳米150克。 羊肉煮烂,山药研碎,肉汤内下米煮粥食。
- 功效:健脾胃,养气血。
- 主治:小儿营养不良或疳积。
8.炒蚕蛹
- 蚕蛹40~60克,葱、盐、味精适量。 锅内倒人食油、盐适量,将蚕蛹炒熟,放人调料即可。每次食20—30克,每日2次,连服3天。
- 功效:益精壮阳。
- 主治:小儿疳积,四肢萎黄,面色不华,腹胀如鼓者。3天为1疗程,一般3个疗程可愈。
中成药
在用药治疗时,可根据病儿的病变特点进行辩证施治。临床上常将小儿疳积分为以下三型:
1.积滞伤脾:
特点是病儿形体消瘦,体重不增,毛发稀,面色发黄,精神不振,多食善饥,腹胀便秘,烦躁爱哭。对此应选用具有和脾健胃,消积理脾作用的中成药,如"肥儿丸",每次服3克(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2.脾胃气虚:
特点是病儿面色痿黄,精神萎靡不振,头发枯焦,消瘦,发育障碍,消化不良,大便溏稀,四肢不温,爱哭睡眠不实。对此应选用具有益气健脾消积作用的中成药,如小儿健脾丸,每次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也可选用"疳积散",每产供销1.5—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还可选用"参苓白术丸",每次1.5—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3.气血两虚型:
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口渴唇干,头大颈细,头发枯黄,厌食,大便稀,哭声无力,睡着后睁着眼睛者,属于此型,对此型应选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作用的中成药,如"人参归脾丸",每次1.5—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预防
- 1.重视母乳喂养;
- 2.辅食应控制巧克力、洋快餐、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以免引起营养均衡失调;
- 3.尽量少用有损于造血功能及消化功能的药物;
- 4.增加儿童室外活动的机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阳光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