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安石榴皮

安石榴皮

石榴皮1
1 #

石榴皮2
1 #

名称

Pomegranate Rind

石榴壳、安石榴酸实壳、酸石榴皮、酸榴皮、西榴皮

  1. 石榴皮
  2. 酸石榴皮
  3. 酸榴皮
  4. 西榴皮
  5. 石榴壳
  6. 安石榴壳
  7. 石榴果壳

安石榴皮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秋季果实厚熟,顶端开裂时采摘,除去种子及隔瓤,切瓣晒干,或微火烘干。

【原形态】

石榴(《雷公炮炙论》)又名:楮榴(《广雅》),安石榴(张华《博物志》),丹若(《酉阳杂俎》),金罂(《纲目》),金庞(《群芳谱》),榭榴、海石榴、安息榴、西安榴、钟石榴。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2~5米。树皮青灰色;幼枝近圆形或微呈四棱形,枝端通常呈刺状,无毛,叶对生或簇生;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6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有隆起的主脉,具短柄。花1至数朵,生小枝顶端或腋生,花梗长2~3毫米;花的直径约3厘米;萼筒钟状,肉质而厚,红色,裂片6,三角状卵形;花瓣6,红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有皱纹;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或半下位,上部6室,具侧膜胎座,下部3室,具中轴胎座,花柱圆形,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果皮肥厚革质,熟时黄色,或带红色,内具薄隔膜,顶端有宿存花萼。种子多数,倒卵形,带棱角。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向阳处或栽培于庭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

味酸;涩;性温;小毒

性状

果皮半圆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黄棕色、暗红色或棕红色,稍具光泽,粗糙,有棕色小点,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或粗短果柄。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种子脱落后的凹窝,呈网状隆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以皮厚、棕红色者为佳。

安石榴皮的效果

功效

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 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

经脉

大肠经

主治

涩肠,止血,驱虫。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

  • ①《别录》:疗下痢,止漏精。
  • ②《药性论》: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
  • ③《本草拾遗》:主蛔虫。煎服。
  • ④《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同马兜铃煎治小儿疳虫。
  • ⑤《本草蒙筌》:理虫牙。
  • ⑥《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 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瘤子疮,洗疝痛。
  • ⑧《本草求原》:洗斑疥癞。
  • ⑨《科学的民间药草》:驱除钩、绦虫。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禁忌

《本草从新》: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服之太早,反为害也。

安石榴皮的药方

  • ①治久痢不瘥:陈石榴焙干,为细末,米汤调下三、四钱。(《普济方》神授散)
  • ②治妊娠暴下不止,腹痛:安石榴皮二两,当归三两,阿胶二两(炙),熟艾如鸡子大二枚。上四物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产经方》石榴皮汤)
  • ③治粪前有血,令人面黄:酢石榴皮,炙研末,每服二钱,用茄子枝煎汤服。(《千金方》)
  • ④治脱肛: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医钞类编》)
  • ⑤治诸虫心痛不可忍,多吐酸水:酸石榴皮一两(锉),桃符二两(锉),胡粉一两,酒二合,槟榔末二钱。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前二味至一盏,去滓,下胡粉、槟榔、酒,更煎一沸,稍热,分为三服。(《圣惠方》石榴皮散)
  • ⑥驱绦虫、蛔虫:石榴皮、槟榔各等分,研细末,每次服二钱(小儿酌减),每日二次,连服二天。(《山东中草药手册》)
  • ⑦治丁肿恶毒:以针刺四畔,榴皮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之,以痛为度,仍用榴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也。(《肘后方》)
  • ⑧治牛皮癣:
    • ㈠石榴皮蘸极细的明矾粉搓患处,初搓时微痛。(《山东中草药手册》)
    • ㈡石榴皮(炒炭),研细末一份,麻油三份,调成糊状。用时将药油摇匀。以毛笔蘸药匀涂患处,每日二次。(《全展选编·皮肤科》)
  • ⑨ 预防稻田皮炎:石榴皮二两,五倍子二两,地榆(炒黑)二两,明矾五两。取清水五斤,将前三味药放入水内煎沸后,再煎10分钟,然后加入明矾,用木棒不断搅 拌,至明矾全部溶于水中,再煎至剩下药液3斤左右,去渣冷却备用。用时须在下水前将手、脚在药液中浸泡一下;也可用棉花球蘸涂。待药液干后入水工作。每次 出水休息,必须如前浸涂后再下水工作。(《上海中医药杂志》(6):170,1966)
  • ⑩治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痼疾:酸榴皮煎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医学正宗》)
  • ⑾治汤火烫伤:石榴果皮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患处。(《贵州草药》)
  • ⑿治暴泻不止及痢赤白 酸石榴皮,烧存住,不以多少,干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二钱。(《袖珍方》引《经验方》)
  • ⒀治产后泻 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上二味,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朱氏集验方》榴附散)
  • ⒁治小儿冷热痢 酸石榴皮三分(炙令焦,锉),黄连三分(去须,锉),赤石脂三分。上药捣粗罗为末。以水二升,煎至五合,去滓,纳蜡一两,更煎三五沸。不计时候,温服半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圣惠方》石榴皮煎)
  • ⒂治虚寒客于下焦,肠滑洞泄,困极欲死 酸石榴皮(微炒)、干姜(炮)各一两,黄柏(去粗皮,炙)、阿胶(炙令燥)各三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用水二盏,煎至四分,去渣,空心温服。或无黄柏,用黄连亦得。(《圣济总录》石榴皮汤)
  • ⒃治久痢成疳,便下白色,食不为肌肤 石榴皮(焙,锉)二两,无食子四枚,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干姜(炮)各一两半,枳实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上六味,捣罗为末,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生姜汤下,日再。(《圣济总录》石榴丸)
  • ⒄治积年肠风下血不止 酸石榴皮二两(慢火焙令黄),侧柏叶二两(慢火煨令黄)。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木贼汤调下二钱。(《圣惠方》)
  • ⒅治虚劳尿精 石榴皮、桑白皮(切)各五合。上二味,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要方》)
  • ⒆治痔疮肿痛出水 石榴皮一两,黄柏五钱。煎汤洗过,以冰片一二厘,纳入痔疮破烂处,立效。(《本草汇言》)
  • ⒇治寸白虫 紫槟榔十个,向阳石榴皮十七片。上水煎,露一宿(服),以下虫为度。(《直指方》)
  • (21)治臁疮 石榴皮煎取浓汁,稍冷拂疮上,冷如冰雪即成迦。(《世医得效方》)
  • (22)治冻疮久烂不愈 石榴皮、冬瓜皮、甘蔗皮三味,烧灰存性,研末敷。(《本草汇言》)
  • (23)治霉疮 石榴皮、香附子各十钱,甘草二分。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温服。(《霉疠新书》石榴皮汤)
  • (24)治牛皮癣 石榴皮(炒炭),研细末1份,麻油2份,调成糊状。用时将药油摇匀,以毛笔蘸药匀涂患处,每日2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
  • (25)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疒亏)痛,心神烦闷 酸石榴皮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当归三分(锉,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侯,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