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剧吐
在妊娠早期,少数孕妇会出现出现频繁而剧烈地恶心呕吐,并会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常常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还会危及孕妇的生命,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多见于怀第一胎的孕妇。而通常提到的早孕反应,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的轻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晕、倦怠等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在妊娠6周出现,12周左右就会逐渐好转并自行消失。
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极个别患者可因剧吐而死于某些并发症,如酸中毒、肝功能衰竭等。
中医称之为"恶阻";、"子病";、"病儿";、"阻病";等。其主要由于胎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临床上一般分为脾胃虚弱与肝胃不和两种类型,前者可见恶心、呕 吐清水、厌食、精神倦怠、嗜睡等症,治疗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主;后者可见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胀痛、精神抑郁、口苦、烦躁等症,治疗宜平肝和 胃、降逆止呕。
若仅见怀孕后恶心、嗜酸、择食或晨间偶有呕吐痰涎等,这是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属正常情况,一般3月后可自行消失。
症状
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征象之一,多发生在怀孕2-3个月期间,轻者即妊娠反应,出现食欲减退、择食、清晨恶心及轻度呕吐等现象,一般在3-4周后即自行消失,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治疗。少数妇女反应严重,呈持续性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伴有上腹饮闷不适,头晕乏力或喜食酸咸之物等,这时称妊娠呕吐。本病多见于精神过度紧张,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年青初孕妇。另外,胃酸降低,胃肠道蠕动减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等,与妊娠呕吐也有一定关系。
诊断要点
病史;停经史,可有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妊娠试验:以明确是否妊娠。阳性提示妊娠。 阳性者应收住院治疗。镇静、止吐、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终止妊娠。
(2)尿分析:尿酮体阳性;尿比重增加;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管型。住院治疗的目的是"灭酮";,即通过静脉输液,使孕妇尿液中酮体由阳性转为阴性。最初二三天可能需要禁食,主要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及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一般经上述治疗后,病情可迅速好转,呕吐停止,尿量增加,尿酮体由阳性转为阴性,食欲好转。
(3)24小时尿量:减少。
2.血液检查。
(1)血分析:可见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升高,血细胞比容增高,提示血液浓缩。
(2)血生化检查:钾、氯浓度降低;严重者可见肝肾受损表现,如谷丙转氨酶、血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升高。
3.B超检查
子宫增大如孕月,所有住院治疗者,均应进行鉴别诊断,一般要做B超检查,确定胎儿是否正常;要做肝脏功能及乙型肝炎血清学化验,以除外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等疾病。
4.心电图检查
必要时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有无低血钾或高血钾及心肌情况;眼底检查以了解有无视网膜出血。 诊断时,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妊娠,确定妊娠后,根据其临床表现,并通过鉴别诊断排除葡萄胎等疾病外,即可确诊。除根据临床表现外,可进行上述检查以辨别病情轻重。
西医药物治疗
1.丙胺太林
主要较强的阿托品样外周抗胆碱,抗毒菌碱作用,也有弱的神经节阻断作用。其特点为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选择性,故抑制胃肠平滑肌的作用较强,较持久。对汗液、唾液及胃液分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很少发生中枢作用。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也用于胃炎、胰腺炎、胆汁排泄障碍,多汗症、妊娠呕吐及遗尿等。
2.氨溴酸东莨菪碱
氨溴酸东莨菪碱是M型胆碱受体阻断药。其对周围作用与阿托品相似。对眼平滑肌和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较阿托品强,对心血管作用较弱;有解除外周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大脑皮质有明显的镇静、安眠的功效;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3.溴化丙胺太林
抗胆碱药,具有阿托品样解痉及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减少汗液、唾液、胃液及粘蛋白的分泌,服后作用可维持6小时。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痉挛、日炎、胰腺炎、胆汁分泌障碍、多汗症、妊娠呕吐等。
4.爱茂尔(止吐及催吐药)
用于治疗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晕动症、呃逆等引起的呕吐。皮注或肌注:每次2ml。对顽固性呕吐可适当增加剂量和注射次数。
5.硫辛酸(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用于治疗肝炎、脂肪肝、肝硬变、肝性昏迷、妊娠呕吐等。
用于震额麻痹、麻醉前给药、狂躁性精神病,严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呼吸衰竭、晕动病及妊娠性呕吐及放射病呕吐等,亦有用于散瞳。
(1)补液止吐:每日补液量至少维持3000m,给予5%—10%葡萄糖2000ml,5%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1000ml,或根据孕妇体质状况和液体丢失情况酌情加减。液体内可加10%氯化钾20ml、维生素C3g\维生素Be200mg。
(2)纠正酸中毒:根据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予以静脉补充5%碳酸氢钠溶液。
(3)适时终止妊娠:经过上述处理,病情无改善,并出现持续黄疽,体温在38度以上,心率超过120次/分,或眼底出血者,应考虑终止妊娠。
中医药疗
妊娠剧吐有虚有实,虚者多因脾胃虚弱,实者多因肝胃不和,也有虚实夹杂者,如脾胃虚弱而痰湿内停。其辨证主要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和患者的口感:口淡、呕吐清涎者,多为脾胃虚弱;口苦、呕吐酸水或苦水,多为肝胃不和;口中淡腻、呕吐痰涎,多为痰湿阻滞。若口干烦渴,干呕或呕吐血性物,多为气阴两伤。
1.脾胃虚弱
孕后恶心呕吐,或食人即吐,呕吐清液或食物,体倦乏力,神疲思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无力。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方药: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陈皮、苏梗各10克,砂仁(后下)、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
2.肝胃不和
孕后恶心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呕吐酸水或苦水,心烦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治法:抑肝和胃,降逆止呕。方药:苏叶、黄连、陈皮、竹茹各10克,白术、茯苓、白芍各15克,砂仁(后下)6克。中成药:左金丸。
3.痰湿阻滞
孕后恶心呕吐痰涎,不思饮食,口淡黏腻,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滑。治法:化痰除湿,和胃止呕。方药:陈皮、制半夏、藿香、佩兰各lO克,白术、茯苓、薏苡仁、扁豆各1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中成药:二陈丸。
4.气阴两虚
孕后呕吐剧烈,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目眶下陷,口干咽燥,尿少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方药:太子参、生地、麦冬、白术、沙参、茯苓、芦根各15克,五味子、陈皮各10克,砂仁(后下)6克,生姜3片。中成药:生脉饮。[1]
穴位治疗
1.耳穴压豆法
取耳穴食管、胃、贲门、脾。将王不留行籽固定在约0.7cm×0.7cm大小胶布块中间,用75%酒精棉球擦净双侧耳廓,找准穴位后,将药籽对准穴位贴压。然后用食指与拇指相对按压。以耳廓发红、自觉发热为度。嘱患者每日早、中、晚各按压一次,10天为一疗程。
2.艾灸法
取穴足三里、中脘、内关。嘱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掌向上,双臂伸直,双腿平伸。取艾条一根点燃一端,对准穴位,在距皮肤2~3cm左右处进行熏烤。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孕期妇女妊娠呕吐是常见症状,但呕吐严重者直接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西医治疗大多数患者怕影响胎儿发育,中药又味苦难以下咽,甚至加重呕吐。耳穴压豆加艾灸简单易行,无痛苦,无副作用,疗效佳,患者易于接受。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
妊娠期孕妇的心理随妊娠的进展而有不同的变化,虽然妊娠反应是自然生理现象,但妊娠剧吐,特别是第一次妊娠及每次妊娠都有妊娠剧吐反复发生的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压力恐惧及焦虑情绪,影响整妊娠的心理状况,影响母婴的健康。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帮病人分析病情,使病人了解妊娠剧吐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经过治疗和护理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克服妊娠剧吐带来的不适,树立妊娠的信心,提高心理舒适度。
2.输液护理
静脉护理可以迅速调整脱水及补充各种营养物质,是治疗妊娠剧吐的主要手段,因妊娠剧吐患者普遍输液较多、输液时间长,病情反复给病人带来不适,护士在输液前后应考虑病人的感受,输液前做好解释工作,操作时做到沉着、稳健、熟练、一针见血,尽可能减少穿刺中的疼痛,经常巡视输液情况,观察输液是否通畅,针头是否脱出,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注射部位有无液体外溢、疼痛等。经常询问病人治疗效果,严密观察输液情况,使病人心理上得到满足,减少躯体不适。
3.饮食护理
妊娠剧吐往往与孕妇植物神经系统稳定性、精神状态、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患者在精神紧张下,呕吐加频繁,引起水及电解质紊乱,由于呕吐后怕进食,长期饥饿热量摄入不足,故在治疗同时应注意患者心理因素,予以解释安慰,妊娠剧吐患者见到食物往往有种恐惧心理,胃纳差,因此,呕吐时禁食,使胃肠得到休息。但呕吐停止后应适当进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还应含丰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可少量多餐,对患者进行营养与胎儿发育指导,把进餐当成轻松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使胎儿有足够的营养,顺利度过早孕反应期。
4.家庭护理
(1)少吃多餐,选择能被孕妇接受的食物,以流质为主,避免油腻。异味,吐后应继续再吃,若食后仍吐,多次进食补充,仍可保持身体营养的需要,同时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必要时饮口服补液盐。
(2)卧床休息,环境安静,通风,减少在视线范围内引起不愉快的情景和异味。
(3)呕吐时作深呼吸和吞咽动作即大口喘气,呕吐后要及时嗽口,注意口腔卫生。另外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床铺的整洁。
(4)关心、体贴孕妇,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孕妇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急躁和情绪激动。
(5)若呕吐导致体温上升,脉搏增快,眼眶凹陷,皮肤无弹性,精神异常,要立即送医院。
自我疗养
1.成药自疗法
(1)香砂养胃丸,每次6克,每日3次。用于脾胃虚弱型。
(2)二陈丸,每次6克,每日3次。用于脾胃虚弱型。
(3)左金丸,每次6克,每日3次。用于肝胃不和型。
(4)孕妇清火丸,每次6克,每日3次。用于肝胃不和型。
2.验方自疗法
(1)葫芦茶30克,水煎分3次服。
(2)柚子片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3)柿蒂30克、冰糖60克。煎水代茶,徐徐饮之。
(4)橘皮15克、生姜10克、红糖20克,煎水代茶。
3.饮食自疗法
(1)鲜姜汁1汤匙、甘蔗汁1杯,共调匀,加热温服。本方用治孕妇呕吐,饮食难下,具有健胃、下气、止呕之功效。
(2)鲜姜200克、韭菜200克、白糖。将韭菜、生姜切碎,捣烂取汁,用白糖调匀饮汁。本方用治怀孕后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之症,具有温中止呕、行气和中的作用。
(3)鲜姜15克、萝卜籽15克、柚皮15克。用水1碗,煮成半碗后服。本方用治妊娠呕吐,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
(4)鲜姜5克、灶心土30克,水煎服。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主要机理为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
(5)生姜12克、茯苓12克、半夏6克,水煎服。本方主治妊娠初期,恶心,呕吐者。
(6)鲜姜3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本方主治妇女妊娠呕吐者。每日频频饮用,具有良好的止呕作用。
(7)老姜9克,柚皮18克。姜切成片,和柚皮一起入锅,加1杯水煮,至半杯水的量,取出残渣,等凉后再食用。老姜有止呕作用,柚皮有抑制上逆的功能,故治疗孕吐,颇有功效。但本方稍有刺激性,不可过量服用。
(8)鸡蛋1只、白糖50克、米醋100克。加水适量同煮,熟后吃蛋喝汤。每日2次。
(9)活鲤鱼1条。洗净隔水蒸熟,食之(不可放油盐等调)。
(10)活鲤鱼1条、粳米100克,鱼洗净与粳米共煮粥,每日2次食之。
(11)绿豆10克、扁豆15克、刀豆15克、生姜5克,煎水代茶。
4.外治自疗法
(1)按压内关穴(手臂内侧,腕上二寸,二筋之间)、足三里(外膝眼直下三寸,胫骨外缘一横指处),每次3-5分钟。
(2)生姜30克、乌梅10克。共绞汁擦舌,1日数次。
(3)丁香15克、半夏20克、生姜30克。前两味研末,生姜煎浓汁,共调成糊状,取适量敷脐部,每日1次,连用3-4日。
(4)陈艾叶250克、苍术30克。揉碎后用细麻纸卷成条状(要卷紧),点燃后灸中脘穴(脐上四寸)、内关穴、足三里。灸时离皮肤一寸左右,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5.其他自疗法
芫荽250克、苏叶6克、藿香6克、砂仁1.5克。在屋内熏。
预防与调养
(1)保持情志的安定与舒畅。
(2)居室尽量布置得清洁、安静、舒适。避免异味的刺激。呕吐后应立即清除呕吐物,以避免恶性刺激,并用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营养价值稍高且易消化为主。可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
(4)为防止脱水,应保持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平时宜多吃一些西瓜、生梨、甘蔗等水果。
(5)呕吐严重者,须卧床休息。
(6)保持大便的通畅。
(7)呕吐较剧者,可在食前口中含生姜1片,以达到暂时止呕的目的。
避免误诊
妊娠呕吐,严重时粒米不下,食入即吐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等,不可止于自疗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如出现高热、脉搏加快,皮肤、巩膜、小便发黄,呕吐苦水者,不可止于自疗应立即去医院作有关肝胆方面的检查。妊娠期常可因胃炎、阑尾炎等引起呕吐,此时应注意有无上述病史、疼痛部位与性质,以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