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太极

太极

墨韵太极图(白上黑下 顺时针方向)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何谓太极?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

太极图产生于6000多年前,是中国的第一发明,早于四大发明3000多年,是中国文化的始祖,中华民族的象征。阴阳鱼形环转相抱太极图。目前太极图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 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学的灯塔。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 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于是产生了先天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
1 #

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 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太极图这个圆圈, 就是代表的一, 代表的宇宙, 代表的无极。 太极是有限之天, 无极是无限之天; 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 太极是三, 无极是一。 图象的黑白二色, 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 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道生一, 就是无极生太极; 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 二生三, 就是阴阳交感化合; 三生万物,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太极拳之简介

太极 延年益寿
1 #

太极拳是中国拳术之一,是我国一大"国粹"。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太极拳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永年县的杨振河和韩会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太极拳家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用拳演练出天地之间万物的种种变化。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可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之一。目前,太极拳已经列入国家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早期因其动作如长江之滔滔不绝而曾称"长拳";也有取绵绵不断之意,称为"绵拳";或因含八法、五步而名"十三势"。

太极拳之起源

陈王庭像
1 #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陈氏太极拳,世代相传。

太极拳综合吸收了明代拳法,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术和中医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

太极拳之基本方法与特点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

太极 飘然腾云之意境
1 #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

太极拳有拳诀如"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等,练功时要根据拳决,要领,对步法,发力,身法都有要求和歌诀。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是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

太极拳之流派

太极拳数百年来代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流派纷呈。追根溯源,它的发祥之地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5派。

1. 陈式太极拳

陈王廷,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旋腰转脊,节节贯穿。

2. 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松自然。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

杨式太极拳
1 #

3. 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创编了"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

武式太极拳
1 #

4.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架式小巧细腻,柔缓平和,连绵不断,拳式小巧灵活。

孙禄堂像
1 #

5.孙式太极拳

由河北完县人孙禄堂创立,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练习时虚实变化明显,拳势流畅。孙式太极拳多用开合式,强调活步。

孙禄堂像
1 #

上述五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五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此外,李小龙的截拳道标志也是根据太极拳的双鱼演变而来。

李小龙与太极拳
1 #

太极拳之健康

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运动。练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太极拳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

人们晨练太极
1 #

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

太极拳之国内外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

敬爱的温总理打太极拳
1 #

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

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

太极剑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一方面它要象太极拳一样,表现出轻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同时还要表现出优美潇洒,剑法清楚,形神兼备的剑术演练风格。

太极剑
1 #

因此,太极剑与一般剑不同,动作既细腻又舒展大方,既潇洒、飘逸、优美又不失沉稳;既有技击、健身的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目前流传最广泛的是三十二式太极剑和四十二式太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