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风、寒、暑、湿、燥、热(火),本是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因素,合称为"六气"。人生存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界各种气候变化"打交道"。正常情 况下,人体对各种自然气候的变化具有充分的适应能力,自然气候有序的变化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协调关系被打破,不能适应 自然气候的变化,就会导致疾病。此时,六气相对于人体就成为致病的因素,中医学把这类致病因素叫做"六淫"。

六淫可以是气候的反常变化,也可以是正常的气候因素。当气候发生反常变化时,人群中多数人不能适应,所以会有较多的人感受外邪而生病,只有体质特别强健的 人才可以避免。但是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也会有一部分人感受外邪而生病,是因为这部分人体质较弱,或因为某种原因降低了他们对正常环境的适应能力,于是就 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 (2)六淫邪气可单独侵袭人体,也可以相互兼挟侵入人体而使人发病。如风邪可兼寒、湿、燥、热等邪,而形成风寒、风湿、风燥、风热等证。
  • (3) 六淫所致疾病的性质可以与其原始性质一致,也可以因个体的体质因素及其反应性的差异而发生转化。如感受寒邪,可以入里化热,湿邪蕴积日久也可以化热。感受 各种邪气,还可以因其体质不同而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疾病,中医学把这种现象叫做"从化"。如素体阳盛或阴虚者,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素体阴盛或阳虚者,感受 外邪后易从寒化;素体湿盛或脾虚者,感受外邪后易从湿化等。
  • (4)六淫邪气往往从外感受而发病,或从皮肤侵入肌表,或从口鼻侵入肺卫。因此,外感六淫早期多先出现表证,然后逐步向里传变。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感受六淫外邪,而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类似于风、寒、湿、燥、热(火)的病理变化,中医学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气"等, 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之类。内生五邪(内生五气)虽然不是由外感六淫所致,但常可因外感六淫邪气而引发,如外感风邪可引动内风,外感湿邪 可引动内湿等。

(一)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故风邪致病多见于春季,但在其他季节也可感受风邪。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风性浮越

浮,即上浮;越,指外越。风为阳邪,具有轻扬、开泄的特性,轻扬则易上浮,开泄则易外越,故风邪侵袭人体,常先侵袭人体上部(头面)及肌表。因此,风邪致病主要表现为肌表及头面部症状,如头痛、流鼻涕、汗出、恶风等。

2.风性善动

风气具有运动不息的特牲,故风邪致病也具有善动的特征。

风性善动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 ①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如"风痹";可见肢节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
  • ②肢体振颤,运动异常。如各种抽搐、痉挛,中医学称为"风气内动";,是因某些特殊风邪所致。
  • ③眩晕。表现为自觉身体动摇,或天旋地转,或如坐车船之中。眩晕症一般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并挟"肝风"所致,而外感风邪具有引动内风的作用。

3.风性多变

风气具有变幻无常的特性,故风邪致病往往变化多端,来去迅速。如风邪致病往往发病迅速,传变快,痊愈也快;"风疹";病见皮肤瘙痒此起彼伏,发无定处等等。

4.风易兼邪

风邪最易侵犯人体,故六淫中其他邪气往往依附于风而来,从而出现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因此,中医学认为风是其他邪气侵犯人体的先导,故有"风为六淫之首"、"风为百病之始"、"风为百病之长"等说法。

(二)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故寒邪致病多见于冬季,但在其他季节也可感受寒邪。感受寒邪往往与气候寒冷及人们防寒保暖不够有关,淋雨、涉水、汗出当风等因素也可感受寒邪。

由于感寒途径不同,所感寒邪轻重不一,故寒邪致病有伤寒、中寒两种情形。若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出现表寒证的,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出现里寒证的,则为"中寒"。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寒易伤阳

寒为阴邪,故易损伤阳气。寒邪袭表,则伤表阳;寒邪伤里,则损脏腑之阳。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温煦、气化作用,可出现功能减退的寒证。如寒邪损伤肌表,卫 阳被遏,则见恶寒、无汗;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寒邪直中少阴,伤及心肾之阳,可见畏寒蜷卧、精神委靡、手足厥冷、下利清 谷、小便清长、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义。人身之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推动。若遇寒邪郁遏阳气,则气血津液运行受阻,凝结于经脉, 使经脉阻滞不通,于是发生疼痛。寒在脏腑,脏腑中气血凝结而经脉不通,则心腹中疼痛;寒在肌肉关节,肌肉关节中气血凝结而经脉不通,则肌肉关节疼痛。

3.寒性收引

收引,即收缩牵引之义。寒为阴邪,易使气机收敛,导致肌肤收缩,筋脉牵引。若寒袭肌表,使腠理闭塞,肌肤收缩,卫阳不得宣泄,则见恶寒无汗,皮肤粟起;若寒客肢节,使筋脉牵引,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肢体拘急不伸。

(三)暑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暑邪属阳邪,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出现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感受暑邪既与气候炎热有关,也与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有密切关系。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 暑性炎热
    暑属阳邪,其性炎热,故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口渴喜冷饮、脉象洪大等。
  2. 暑性升散
    暑为阳邪,故易上升、发散。暑邪上升,则干扰神明,使人心烦、头昏,严重者突然昏迷,不省人事。暑邪发散,则汗出过多,耗伤津液,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汗出过多则气随津泄,导致气虚,出现气短、乏力等症。
  3. 暑多挟湿
    暑热季节,热蒸湿动,故湿气也盛。人在暑湿之中,二者容易相兼伤人。故夏季感受暑邪者,多挟有湿邪。暑湿致病,除有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四)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但在其他季节特定环境下也能感受湿邪。长夏气候炎热,氤氲薰蒸,则湿气弥漫,人多易感受湿邪而致病。若淋雨涉水,或居处潮湿,也能感受湿邪。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 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浊,指秽浊。湿为阴邪,故有沉重的特性。感受湿邪,病人会有身体沉重的感觉,或四肢沉重,或头重如裹,或全身困重而乏力。湿类于水,水邪互结 则秽浊不洁。感受湿邪,常见排泄物、分泌物秽浊不清,出现面垢眵多、大便溏泄、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混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症。
  2. 湿易阻气
    由于湿性沉重,运行迟缓,故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的运行,使气机升降失常,常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又由于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湿 邪阻气日久,阳气不得运行,往往形成湿盛阳微的局面。因湿气属土而内通于脾,故湿邪最易伤脾,而致湿邪困脾,气壅中焦;若湿盛伤阳,则脾阳不振,运化无 权,更使水湿停聚,发为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
  3. 湿性粘滞
    粘,即粘腻;滞,即停滞。湿邪具有粘腻停滞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两方而:一是指湿邪所致病证多粘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及分泌物多粘腻涩滞而排出小畅;二是指湿邪为病往往胶着难化,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病等。
  4.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类于水,湿邪有趋下之势,湿邪致病具有易伤人体下部的特点。如水湿所致的水肿多以下肢为明显;妇女带下、小便浑浊、泄泻、痢疾、下肢溃疡等,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都表现在下部。

(五)燥

燥为秋季的主气,故感受燥邪多见于秋季。长夏湿气弥漫,入秋湿气一去,天气忽然清肃,故易生燥邪。感受燥邪,因气候寒温不同而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成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气相合而侵犯人体,则表现为凉燥。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滞涩的症状,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2. 燥易伤肺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性喜清润而恶燥,为娇脏。故燥邪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咳、胸痛喘息等;伤及肺络,则痰中带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宣发肃降失常,津液耗伤,则可导致大肠失润,传导失职,出现大便干结。

(六)热(火)

热(火)为夏季的主气,故感受热(火)邪以夏季为多,但在其他季节也能感受热(火)邪。因《黄帝内经》有"风寒暑湿燥热"和"风寒暑湿燥火"两种提法,所 以历来把"热"与"火"相提并论。以热与火相比较,则热为火之表现,火为热之本性,两者有区别也有本质联系。由于它们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相同,所以一般不加 以严格区分。

热(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 热(火)性炎热
    热(火)为阳邪,其性炎热,易升腾上炎,故热(火)邪伤人,多见高热、恶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并可上扰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由于阳热之气主躁动而急速,故感受热(火)邪往往发病急,传变快。
  2. 热(火)易耗气伤津
    热(火)为阳邪,阳盛则阴病,故易伤阴津。热盛之时,迫津外泄,出汗较多,则使阴津消灼,故热(火)邪致病除热象外,往往伴有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使秘结等津液耗伤之症。
  3. 热(火)易生风动血
    "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燔灼肝经,耗劫津液,筋脉失养,易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故称为"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 反张等。"动血",指热邪入于血脉,加速血行,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1. 热(火)邪易致疮痈

热邪入于血分,壅聚于局部,使肉腐成脓,而发生疮疡痈肿。临床表现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点。

附:疫疠、内生五邪

疫疠

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有"疫气"、"疠气"、"毒气"等多种名称。一般来说,疫疠病邪的性质与六淫中的热(火)邪颇同,故也具有热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但是疫疠病邪具有比一般热(火)邪毒性吏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感受疫疠病邪后的发病情形更为严重。疫疠病邪具有发病急骤、病情 重、症状相似及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从以往的记载来看,疫疠之邪可导致疾病大规模流行,而且患病死亡率高。

常见的疫疠所致的疾病有大头瘟(面部丹毒)、虾蟆瘟(流行性腮腺炎)、疫痢(中毒性痢疾)、白喉、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等。

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也称"内坐五气"。内生五邪虽有风、寒、湿、燥、热(火)等名称,但它们皆由脏腑功能失常所产生,故皆冠以"内"字。

1.内风

内风皆生于肝,故也称"肝风"、“肝风内动"。
其形成原因有:

  • ①热极生风:因热邪炽盛,灼伤肝阴,筋脉失养,而致动风,出现以抽搐为特征的病变。
  • ②肝阳化风:因阳亢化风,上扰清窍,出现眩晕、惊厥等症。
  • ③阴虚风动:由肝阴虚竭,阳不潜藏,阴液不能滋养其筋,又被阳亢化风所扰,从而发生惊厥、抽搐等症。
  • ④血虚风动:由肝血亏虚,血不养肝,筋失濡养,而致风动,表现为肌肉蠕动、震颤等。

2.内寒

内寒生于阳虚。或肾阳虚,或脾阳虚,或心阳虚,都可引起相应的脏腑虚寒。由于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故肾阳虚是形成内寒的首要因素。

3.内湿

内湿生于脾。凡脾虚失于健运,水湿不化,即能生湿。湿邪既生,乃困阻于脾,妨碍脾的运化功能:或聚湿成痰、成饮,进一步发展变化成其他病变。

4.内燥

内燥皆由津液不足所致,与阴虚相关联。由于津血同源互化,故血虚也能生燥。内燥主要表现在肠胃、肺及有关的孔窍,因失于滋润而致鼻干、咽燥、两目干涩、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5.内热(火)

内热形成原因众多。外感风、寒、湿、燥,皆可化热;情志不遂,五志皆可郁而化火;阴阳不调,阳盛及阴虚皆可有火热内生;气有余便是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