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喉咙草

喉咙草

点地梅
1 #

名称

喉咙草、白花珍珠草、天星草

  1. 点地梅
  2. 白花珍珠草

喉咙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 的干燥全草。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8~15厘米,全体被有白色细柔毛。根出叶丛生,呈莲座状平铺于地上,有细柄;叶片近圆形,径约15毫米,基部略呈心形,边缘呈圆齿状,上面绿色,有时局部带紫红色。花茎自叶丛抽出,3~7枝,顶端有小伞梗5~7,排列为伞形花序;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形,宿存;花冠白色,下部愈合成短管形,上部5裂,向外平展;雄蕊5;子房球形,柱头不明显。蒴果球形,直径2~3毫米,成熟时5瓣裂。种子多数,细小,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

生于草地、路旁,牧场上。分布很广,北至河北南至广东、云南,西至四川、青海等地均有野生。

性味

苦、辛,寒。

炮制

将原药除去杂质,喷潮,略润,切短段,干燥,筛去灰屑。

性状

本品呈段状,密被白色柔毛。切断须根纤细,褐色。根茎段可见丛生叶基。完整叶呈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齿裂,叶柄长1~2cm,向下两侧有膜质翅,上面绿色,局部有时带紫红色;多皱缩、破碎或切断。花梗淡褐色或淡黄色,多已切断。伞形花序,花萼草质,绿色,5深裂,宿存。蒴果近球形,直径2~3mm,成熟时5瓣裂。种子多数,细小棕色至黑色。气微,味微苦。

喉咙草的效果

功效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干燥全草。主治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头痛;赤眼;风湿痹痛;哮喘;淋浊;疗疮肿毒;烫火伤;蛇咬伤;跌打损伤。

经脉

肺;肝;脾经

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头痛;赤眼;风湿痹痛;哮喘;淋浊;疗疮肿毒;烫火伤;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泡酒;或开水泡代茶。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含漱。

喉咙草的药方

  • ①治咽喉肿痛,白口疮:佛顶珠为极细末,吹在患处。
  • ②治跌打损伤或久坐腰酸腰痛: 佛顶珠一两,仙桃草五钱,乱头发一钱。泡酒半斤。一天二次,每次服量不超过一两。
  • ③治咯血: 佛顶殊三钱。 炕干研末兑酒吞。
  • ④治五淋白浊: 佛顶珠一两,苦竹一两。白糖一两,加水三小碗,煎汤二碗,一剂三次分服。(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 ⑤治风湿关节痛:佛顶珠五钱。 煎水服。 (《贵州草药》)
  • ⑥治偏正头痛、牙痛、风火赤眼:点地梅三钱至一两。前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 ⑦治哮喘:鲜天星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云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