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南竹子

南竹子

天竺子
1 #

名称

Fructus Nandinae Domesticae

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南天竹子,南天竺子,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

  1. 天竺子
  2. 红枸子
  3. 天竹子
  4. 白天竹
  5. 南天竹子
  6. 南天竺子
  7. 红杷子
  8. 天烛子
  9. 钻石黄

南竹子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果实。果实于11~12月或2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

南天竹,又名:蓝田竹(《竹谱详录》),杨桐(《纲目》),阑天竹(《群芳谱》),大椿(《花镜》),猫儿伞、小铁树、老鼠刺、珍珠盖凉伞。

常绿灌木,高约2米,平滑无毛。茎直立,少分枝,幼枝常为红色。叶通常为2~3回单数羽状复叶,各级羽状叶均对生,最末的小羽片具小叶3~5枚;小叶椭圆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革质,深绿色,冬季变红色;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包围茎上,叶柄及总轴有纵条纹。圆锥花序顶生;萼片多轮,每轮3片,渐移变为花瓣,花瓣6,白色;雄蕊6,分离;子房1个,花柱短。浆果球形,鲜红色,含种子2颗。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山东、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产江苏、浙江、广西等地。

性状

干燥果实,近球形,直径6~9毫米,外表棕红色或暗红色,光滑,微只光泽,顶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残痕。果皮质脆易碎。种子扁圆形,中央略凹。昧酸涩。以干燥、色红、完整者佳。

【性味与归经】

酸,甘,平;有小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

敛肺,止咳,清肝,明目。治久咳,喘息,百日咳,疟疾,下疳溃烂。

  • ①《王圣俞手集》:明目乌须,解肌热,清肝火,活血散滞。
  •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为镇咳药,用于气喘症。
  • ③《福建民间草药》:能止泄提神,强筋益气。
  • ④《药材学》:敛肺。治久咳自汗,并治阴萎。

南竹子的效果

功效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果实。用于久咳,喘息,百日咳,疟疾,下疳溃烂。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 g;或烧存性研末。
  • 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涂。

注意禁忌

外感风寒咳嗽不宜。

南竹子的药方

  • ①治小儿天哮:经霜天烛子、蜡梅花各三钱,水蜒蚰一条。俱预收,临用水煎服。(《三奇方》)
  • ②治百日咳:南天竹干果实三至五钱。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
  • ③治三阴疟:南天竹隔年陈子,蒸熟。每岁一粒,每早晨白汤下。(《文堂集验方》)
  • ④治下疳久而溃烂,名蜡烛疳:红把子烧存性一钱,梅花冰片五厘。麻油调搽。(王玷桂《不药良方》)
  • ⑤解砒毒,食砒垂死者:南天竹子四两,擂水服之。如无鲜者,即用于子一、二两煎汤服亦可。(《纲目拾遗》)
  • ⑥治八角虱:红杷子同水银捣烂擦之。亦可浸酒,去风痹。(《纲目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