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花
刺花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5-6月花盛开时,择晴天采集,晒干。
【原形态】
多花蔷薇,又名:墙麻、牛棘、墙薇(《本经》),牛勒、山枣(《吴普本草》),蔷蘼、山棘、蔷薇(《别录》),玉鸡苗(《清异录》),刺縻(《救荒本草》),刺红、野蔷薇(《群芳谱》),倒钩刺、和尚头、七姊妹。
落叶小灌木,高达2米。茎、枝多尖刺,有时呈偃伏或缠绕状,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通常9枚,椭圆形或广卵形,先端钝或尖,基部钝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无毛或被柔毛;托叶极明显,中部以下与叶柄合生,边缘篦状深裂。花多数簇生,为圆锥形伞房花序,白色,芳香,花梗上着生少数腺毛;萼片5,披针形,密生绒毛;花瓣5片,心脏形或广倒卵形,凹头;雄蕊多数;花柱无毛,合生,伸出于萼筒外,花托成熟时肉质而有光泽。瘦果,生在环状或壶状花托里面。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
-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性味
苦、涩;凉
性状
干燥花朵大多破散不全。花萼披针形,背面黄白色或棕色,疏生刺状毛,无绒毛或具少数绒毛,内表面密被白色绒毛;花瓣三角状卵形,黄白色至棕色,多皱缩卷曲,脉纹明显;雄蕊多数,黄色,卷曲成团;花柱突出,无毛;花托壶形,表面棕红色,基部有长短不等的果柄。气微弱,味微苦涩。以无花托及叶片掺杂,花瓣完整、色白者为佳。
刺花的效果
功效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用于暑热烦渴,胃脘胀闷,吐血,衄血,口疮,痈疖,月经不调。
经脉
胃;大肠经
主治
清暑,和胃,活血止血,解毒。主暑热烦渴,胃脘胀闷,吐血,衄血,口疮,痈疖,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6克。
- 外用:研末撒。
注意禁忌
《纲目拾遗》:刘克中云,香烈大耗真气,虚人忌服之。
刺花的药方
- ①治疟疾:野蔷薇花,拌茶煎服。(《群芳谱》)
- ②治暑热胸闷,吐血口渴,呕吐不思饮食:白残花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