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一般以成人血浆血糖浓度(血浆真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儿童低血糖诊断标准比成人值低1.11mmol/L,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
引发低血糖的原因
1.由于没有食入足够的糖,或消化吸收功能差使得血糖降低;
2.肝脏疾病或缺乏糖代谢的酶类时使得糖分储存、利用不足;
3.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减少,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
4.降低血糖值的激素、物质过多,如胰岛素等;
5.机体消耗的糖分过多;
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初期,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对低血糖的反应,出现心慌、饥饿、无力、手足颤抖、烦躁、皮肤苍白、出汗、心律增加、血压轻度升高等,之后如果低血糖还不能及时解除,大脑受到影响出现意识朦胧、嗜睡、多汗、震颤、抽搐、精神失常等。
几种常见的低血糖
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可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使血糖降低。几乎所有的胰岛素瘤都位于胰腺内,肿瘤均匀的分布在胰头、胰体、胰尾部,肿瘤一般很小,位置又很隐蔽,不易找到。大多数的胰岛素瘤是良性,但也会发生恶变。
患者起病很慢,经常是发病很多年也没有察觉。症状主要是反复发作性低血糖,大多见于清晨早餐前,少数也可见于午饭、晚饭前。饥饿、劳累、精神刺激、饮酒、月经来潮、发热等均可诱发低血糖症,病情由轻渐渐变重,发作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从一年发作一、两次渐渐增加至一天几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食用糖以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最好的治疗办法是将肿瘤切除。
肝病性低血糖
肝脏是存储、转运和调节糖的主要器官,就像人体的"糖库";一样,当葡萄糖多的时候肝脏就将其储存起来,不足的时候再将库存拿出来使用。如果肝细胞大面积损伤、功能不足,就会引起低血糖。
肝脏疾病引起低血糖有急有慢,多见于空腹、饥饿、运动时,肝病好转后低血糖症也自然减轻或消失。
早期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在发病早期反应性地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症状一般在进食3~5个小时以后出现,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略高或是正常值的高限,很难被患者发觉,必须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
功能性低血糖
功能性低血糖的患者在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可能是糖代谢调节不够稳定的缘故。患者以中年女性多见,病情与情绪不稳定、精神受刺激、焦虑有很大关系。
低血糖症状多在早餐后2~4个小时出现,而午餐和晚餐后很少会出现,每次发作持续15~20分钟后自行缓解,病情也不会继续发展,食用糖以后症状立即消失。这种低血糖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一定要排除其他原因以后才能认定是功能性低血糖。
治疗低血糖的原因最重要
低血糖是众多原因引起的一些症状,只有针对原因进行治疗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尤其是胰岛素瘤、肝脏疾病引起的低血糖。
但对于低血糖本身也不能掉以轻心,低血糖较轻者,可给予糖类饮食如糖水、糖果或糖粥等,病情较重时,可采取静脉注射或滴注葡萄糖溶液。
诊断检查
1.检验测空腹及发作时血糖,血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空腹血胰岛素/空腹血糖),必要时做饥饿试验(禁食12~72h是否诱发低血糖)和胰岛素释放抑制试验(静滴R10.1U/(kg/h),比较注射前后血清C肽水平)。
2.腹腔B超检查必要时作。
3.X线检查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可做腹部CT,特别是胰腺CT,门静脉及脾静脉导管取血测定胰岛素,选择性胰动脉造影。
4.低血糖症的诊断应包括:①确诊有低血糖症;②明确低血糖症的病因。
鉴别诊断
1.对发作性(特别在空腹)精神-神经异常、惊厥、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或昏迷者,尤其是对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到低血糖症的可能,及时查验血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低血糖病人在就诊时血糖正常,并无低血糖症状,往往仅表现为慢性低血糖的后遗症,如偏瘫、痴呆、癫痫、精神失常、儿童智商明显低下等。以致临床常误诊为精神病、癫痫或其他器质性脑病(如脑炎等)。因此,应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疾病相鉴别,如脑炎、多发性硬化、脑血管意外、癫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精神病、药物中毒等。
2.空腹、餐后数小时或体力活动后出现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应与具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更年期综合征等相鉴别。
3.酗酒后出现的低血糖症应与酒醉相鉴别乙醇不仅可引起低血糖,也可引起酮症,有时乙醇引起的低血糖及酮症可被误认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诊断时需注意的。
中医诊断
暴脱亡阳(见于低血糖症发作时)
证候:突然心悸大汗不止,汗出如油,声短息微,面晄神疲,四肢厥冷,或不省人事,舌淡少津、脉虚大无力或微细欲绝。
证候分析:由于正气暴脱,阳不敛阴,汗液大泄,气随汗脱,致阴阳亡失。心气脱失则心悸大汗,汗出如油;肺气脱失则声短息微;气脱不能温煦四肢则四肢厥逆,脉虚大无力或微细欲绝。
心脾两虚(见于低血糖症发作后)
证候:乏力自汗,或食后脘腹胀满,嗳气频频,恶心呕吐,头晕心悸,面色晄白,手抖,便溏,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虚弱。
证候分析: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劳伤,致心脾两虚。心脾气虚,气不敛阴则乏力自汗;脾虚失于健运则脘腹胀满,便溏;脾虚气血不足则头晕面晄;心血不足则心悸;舌淡脉虚弱亦为心脾气血不足之象。
预后及预防
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尤为重要。由于低血糖症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预防措施千差万别。
1.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多见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亦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期。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注意Somogyi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2.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3.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症。
4.对怀疑B细胞瘤者,应尽早进行饥饿实验和运动实验诱发,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并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预防低血糖症的发作。
5.对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人说明疾病的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减少糖量,小量多餐,进较干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有一定帮助。也可试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安定药
保健贴士
1、宜吃低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
2、有低血糖病史的人应当在活动量增加时,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要注意按时吃饭,如果能预见到无法按时吃饭,则应事先吃点东西;
3、低血糖症较轻的,可随时喝点甜饮料,吃点饼干,严重的患者则应随身携带一些糖块。
低血糖症状及昏迷的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能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饮食应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必要时午夜加饮糖料一次。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有条件的患者应立即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小于3.8毫摩尔/升者,应迅速补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半杯甜果汁、半杯糖水、1汤匙蜂蜜、3~5块饼干、3~4块方糖、2~3块糖果等。10~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若症状消除,但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则加食一份主食,如1片面包、一个馒头、3至5块饼干等。如出现神志不清、突发昏迷等,家属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
患者一经确诊,立即给予给予50%葡萄糖液40~100mL静脉椎注,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可重复注射,而后可给予10%葡萄糖液250~500 mL静脉滴注,仍然不清醒的患者,可给予盈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嘱咐患者留院进一步观察病情。**
** 4.病因治疗
(1)胰岛素瘤:外科手术仍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无法手术的癌肿患者,可选择化疗,但疗效并不理想。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用激素替代治疗,常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点滴,能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3)反应性低血糖症:选择含低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果胶可减轻胃手术后反应性低血糖。可用普鲁本辛15mg,3/d口服。
(4)酒精性低血糖症:严禁酗酒。静滴葡萄糖液后尚未能迅速恢复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