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五行

五行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一样,也产生于中国的远古时代,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认识,并成为古代用来解释和分析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及其变化的思维方法,它和阴阳学说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宇宙观。五行学说后来被运用于中学的领域,就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远古时期的人们认为,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是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也是构成自然界正常变化的五种重要的基本元素,如水、火是人们饮食所需要的,金、木可制成各种用具,土则能化生万物,并且这些物质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五行理论。

五行的含义

"五",是指自然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行",是指运动和变化。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类基本物质所衍化生成,都具有五行的基本特性,并且在不断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之中维持着整体的协调与平衡。

事物五行属性的划分

由于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中主要的五类物质,彼此之间各有特性,同时又相互依存,因此人们就利用五行的特性来划分和说明一切事物的属性。

关于五行特性,人们最早认识到的是自然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原始属性,如水性滋润、向下,火性炎热、向上,木可弯曲、伸直,金可进行变革,土可播种、收获等。

为了说明和解释更多的事物属性,人们又将五行特性进一步抽象地加以引申运用,使其具有了更广泛的涵义,如曲直、生长、升发、舒畅等,均属于木的特性;温热、上升、明亮等,均属于火的特性;受纳、承载、生化等,均属于土的特性;变革、肃杀、收敛等,均属于金的特性;滋润、向下、寒凉、闭藏等,均属于水的特性。

在掌握了五行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就可以运用归类法和推演法,对所有的事物进行分类,以确定不同事物的五行属性。首先将事物的形象、性质、作用等分别与五行的抽象特性进行比较,如果与某一行的特性相类似,就归属于某一行中。如就中国的地理环境而言,太阳从东方升起,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似,故东方属木;南方气候炎热,与火的温热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属火;西方多崇山峻岭,地势高而寒,与金的肃杀特性相类似,故西方属金;北方气候寒冷,多冰雪,地气潜藏,与水的寒凉、闭藏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属水;中国中原地区气候寒温适宜,物产丰富,与土的生化特性相类似,故中央之地属土。又如春天阳气渐升,天气温和,万物萌生,与木的舒展生发特性相类似,故春季属木;夏天气候炎热,万物盛长,与火的炎热升腾特性相类似,故夏季属火;秋天阳气下降,万物凋落,与金的收敛肃杀特性相类似,故秋季属金。冬天气候寒冷,万物潜藏,与水的寒凉闭藏特性相类似,故冬季属水,等等。

其次,对于一些与五行的抽象持性无法进行直接比较的事物,可以采用推演的方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再推演至与其相关的其他事物,从而得知这些事物的五行属性。如人体肝的生理特性是喜条达,这与木的舒畅特性相类似,故肝的五行属性为木,而胆、筋、目等却无法与五行的特性直接类比,但这些器官组织又与肝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于是就随肝而归属于木。

因此,中医学理论用归类和推演的方法,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人体的脏腑、器官、组织,按其不同的属性分别归类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从而形成人体内外环境相互联系的五行结构系统。五行结构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界中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及人体中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脉等。我们把上述内容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归纳成"五行结构系统表"如下。

(点击看大图)

五行结构系统表
1 #

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行之间各有特性,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故根据五行特性而划分的五类事物,虽然彼此之间关系复杂而多变,但仍可用五行理论来进行说明。五行之间相互作用有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形,五行的相生与相克属于正常的相互作用,五行的相乘与相侮属于异常的相互作用。相乘与相侮,实质上是相克作用的反常表现。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相生

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具有促进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并构成一个循环相生环,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由于"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叫做母子关系。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故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五行相生次序图
1 #

五行母子关系示意图
1 #

2.相克
相克,是指五行之间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具有制约的作用。其次序也有一定的规律,并构成一个循环相克环,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由于"克我"者制约我,为我之"所不胜","我克"者受我制约,为我之"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关系又叫做所胜、所不胜关系。如以水行为例,克我者为土,我克者为火,故称土为水之所不胜,火为水之所胜。

五行所胜与所不胜关系示意图
1 #

五行相克次序图
1 #

3.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防止事物因过于发展而造成的危害,所以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及其平衡协调状态。

五行相生与相克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即相生作用能防止克制过度带来的不利影响,相克作用也能制约相生太过造成的危害。如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又克木;如果木太强,则克土太过,土即受害,但土所生之金制约了木,也就保护了土。又如木在金的正常克制下才能生火,如果木生火太过,火气旺而金受制,金克木的作用减弱,木生火的作用也就减弱。这样通过生与克的相互制约而实现了五行系统内部的自动调节。

(二)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1.相乘

相乘,是指五行之间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制约过度的异常状态。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是一致的,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引起相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出现太过,导致对"所胜";的一行制约太过,从而破坏了两者之间正常的相克关系。如木旺则乘土,水盛则乘火等。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出现不及,引起"所不胜";一行对它的制约过度,从而破坏了两者之间正常的相克关系。如土虚则木乘,水虚则土乘等。

2.相侮

相侮,是指五行之间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反向制约欺侮的异常状态,故又叫"反侮";。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是相反的,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引起相侮的原因也有两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出现太过,便反向制约其"所不胜";一行,导致两者之间的相克关系出现异常。如木旺则侮金,火盛则侮水等。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出现不及,反而受到其"所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导致两者之间的相克关系出现异常。如金虚而受木侮,土虚则受水侮等。

另外,相生关系的异常叫做子母相及。其中母及子,是指母行异常可影响及子行,其次序与相生次序是一致的;而子及母,是指子行异常可影响及母行,其次序与相生次序是相反的。

五行相侮次序示意图
1 #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用于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特性及功能特点,而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如木性舒展升发,肝喜调畅而恶抑郁,故肝属木;火性温热炎上,心阳可温煦周身,故心属火;土性受纳生化,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金性肃杀收敛,肺气内守,以肃降为顺,故肺属金;水性滋润闭藏,肾藏精,主管水液代谢,故肾属水。
由于五脏功能活动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也体现着相互资生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也可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加以说明。在相生方面:木生火,对应于肝生心,表现为肝血可营养心神;火生土,对应于心生脾,表现为心神可调节脾的运化功能;土生金,对应于脾生肺,表现为脾运化水谷精微可濡养于肺;金生水,对应于肺生肾,表现为肺主肃降有利于肾主纳气;水生木,对应于肾生肝,表现为肾阴可滋养肝阴。如在相克方面:木克土,对应于肝克脾,表现为肝气调畅能疏泄脾土的壅滞,使脾主运化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土克水,对应于脾克肾,表现为脾主运化水液可防止肾水泛滥而生水肿等症;水克火,对应于肾克心,表现为肾阴充足而上济于心,可制约心火亢盛;火克金,对应于心克肺,表现为心阳温煦能抑制肺气肃降太过;金克木,对应于肺克肝,表现为肺气肃降下行能制约肝气,防止肝气过于升发而出现逆乱。

(二)用于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之间不仅在生理功能上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在病理上也会相互影响,相互传变,即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内脏。运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包括相乘相侮和子母相及两个方面。

相乘相侮是相克关系异常所导致的病理传变。相乘是相克太过而发生的疾病传变,其次序与相克一致,如肝气横逆犯脾,脾气受制而功能减退,可导致脾失健运。相侮是反向克制而引起的疾病传变,其次序与相克相反,如肺本克肝,若肝火太亢而反犯肺,可导致肺失清肃等。

子母相及是相生关系异常所导致的病理传变。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从母脏传变及子脏,次序与相生一致,如肝火亢盛,可影响及心,导致心火也亢盛,从而形成心肝火旺的证候,就属于母病及子的传变。子病及母是指疾病从子脏传变及母脏,次序与相生相反,如肝阴亏虚,日久及肾,引起肾阴也虚,则属于子病及母的传变,也叫"子盗母气"。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五脏分属于五行,五色、五味、五脉等与五脏都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内脏有病又可反映到体表,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五行学说来分析面部色泽、口味、脉象等变化,以推断病变的脏腑经络属性,从而诊断疾病。

1.根据色、味、脉诊断疾病

五色、五味、五脉,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可直接用于五脏疾病的诊断。如面色青,喜食酸味,或口味酸,脉象弦,可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诊断为心病:面色黄,口味甘,脉象缓,可诊断为脾病;面色白,口味辛,脉象浮,可诊断为肺病;面色黑,口味咸,脉象沉,可诊断为肾病等。

2.根据色、味、脉与五脏的关系判断疾病传变

如果病人色、味、脉的反应与病变内脏属性不一致,说明疾病在五脏之间发生了传变,可运用五行理论对这种传变进行分析。如脾虚病人,不见脾所主的面色黄、口味甘及缓脉,而出现肝所主的面色青、口味酸及脉象弦,则可知其脾病原因在于肝病传脾,即木乘土;又如肺病之人,不见肺所主的面色白、口味辛及浮脉,而出现心所主的面色赤、口味苦及脉象洪,则可知其肺病的原因在于心病传肺,即火乘金。

当然,运用五行理论来诊断疾病,仅是临床上的诊断方法之一,还必须结合阴阳、藏象、气血津液等其他辨证方法,才能真正把握住疾病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五行学说在疾病治疗方面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疾病的传变以及确定治疗原则两个方面。

1.控制疾病的传变

根据五行相乘相侮和子母相及的理论,五脏之间的病变是可以相互影响和传变的,因此在临床治疗时,除了针对有病内脏进行直接治疗外,还要考虑到可能被影响的内脏,及早采取一些预防性的治疗措施,以控制疾病的传变。不过,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择容易被传及的内脏进行治疗。例如按照五行理论来解释,肝脏有病是可以传及心、肺、脾、肾四脏的,但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最容易受其影响的则是脾脏,所以应首先考虑对脾脏采取预防性的治疗措施。二是根据内脏的功能状态来进行治疗。虽说肝脏有病容易传及于脾,但最终能否传变,还取决于脾脏本身的功能状态。如果脾气充足,功能健全,抵抗力强盛,则肝病不易传脾,也不需治脾;若脾脏虚弱,不能抵御肝传来的病邪的侵袭,就会导致疾病的传变,此时就必须配合健脾法治疗以防止传变。

2.确定治疗原则

根据五行理论,五脏之间是有相互资生和克制关系的,五脏病变也可因这些关系而相互影响,从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五行理论来调整五脏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五行理论确定治疗原则,可从相生与相克两个方面进行。

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疗原则,称为"补母泻子"。

补母,是应用于虚证时的治疗原则,故又称为"虚则补其母"。补母的治则主要应用于因母不生子而出现的虚证,通过补其"母"的方法使虚损的"子"得到资助而由弱转强。如肾阴不足,肝木失于滋养,而致肝阴不足者,可用补肾阴的方法以滋养肝阴,因为肾为肝之母,通过补肾水可达到生肝木的目的,故称此治法为"滋水涵木法"。

泻子,是应用于实证时的治疗原则,故又称为"实则泻其子"。泻子的治则主要应用于因母病及子所出现的实证,通过泻子的方法使偏盛的邪气顺势而泄去。如肝火上炎,心火无制,而致心火亢盛者,可采取泻心法,因为心为肝之子,通过泻心火可达到降肝火的目的。

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疗原则,称为"抑强扶弱"。

相克关系的异常,表现为相乘与相侮,在五脏病变中是由于五脏强弱不和而出现的一类病理变化。抑强扶弱,就是消除强弱不和的力量悬殊状态,引导五脏恢复平衡协调关系。抑强与扶弱是不同作用的两个方面,但二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只有通过抑强,才能纠正其太过之气而不致对弱者进行欺侮;只有通过扶弱,才能纠正其不及之气而不受强者的克制。抑强和扶弱可以单独使用,但大多数情形下宜联合使用,可使不平衡的脏腑关系迅速恢复正常。抑强,主要是采用泻法;扶弱,主要是采用补法。所以抑强扶弱原则在运用时往往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如肝气横逆则易乘犯脾土,而脾气虚弱也易受肝气的乘袭,所以对于肝气犯脾的病证,就可采取抑木扶土(也称抑肝扶脾)的方法,一方面泻肝气,一方面补脾气,肝脾同调,则脾病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