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黄疸

黄疸

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所致的一类病证,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其中以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本病与现代医学所论黄疸含义相同,临床上的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及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凡出现黄疸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感受时邪

湿热之邪,由表及里,胆液外溢,浸淫肌肤,下渗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是谓阳黄。若湿热夹时邪疫毒,病势暴急,内陷心肝,侵入营血,乃为急黄重症。

2.饮食所伤

饥饱失常或嗜食肥甘醇酒,皆能损伤脾胃,湿浊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液外泄,浸淫肌肤,亦发为阳黄。

3.脾胃虚寒

素体脾胃阳虚,或恣食生冷劳倦太过,或久病使脾阳受损,寒湿内生,阻滞中焦,胆液被阻,外溢肌肤,形成黄疸,是谓阴黄。

4.积聚日久不消

瘀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而产生黄疸。

【辨证论治】

1.阳黄

(1)湿热兼表

  • 主症:黄疸初起,尿黄,纳差,脘闷腹胀,伴恶寒发热,身重乏力。舌苔厚腻,脉浮弦或弦数。
  • 治法: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黄疸重者加大茵陈用量,可用30~ 60g;表证轻者麻黄用量宜轻。

(2)热重于湿

  • 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心烦欲呕,口干苦,胁肋痛。舌质红,舌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恶心欲吐者加竹茹、陈皮、清夏;腹胀、纳差加槟榔、川朴、焦三仙、鸡内金;胁痛加延胡索、川楝子;若因砂石阻滞胆道,而见身目黄染,右胁疼痛,牵引肩背,或有恶寒发热,大便色淡灰白,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若因虫体阻滞胆道,宜用乌梅丸加茵陈、山栀。

(3)湿重于热

  • 主症:身目俱黄,但不如前者鲜明,身热不扬,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不振,口渴不多饮,大便溏垢不爽,腹胀干呕。舌苔黄腻或黄白相间,脉濡缓或弦滑。
  •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味。如在病程中见阳明热盛,灼伤津液,积滞成实,大便不通,宜用大黄硝石汤。

2.急黄

  • 主症: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或见躁狂抽搐,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细数。
  • 治法: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 方药:犀角散加味(犀角可用水牛角加量代替)。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兼衄血、便血、肌肤瘀斑者,加地榆炭、柏叶炭、白茅根等凉血止血;若小便短少不利,或出现腹水者,可加木通、白茅根、车前草、大腹皮等清热利尿之品。

3.阴黄

  • 主症:身目色黄晦黯,或如烟熏,纳呆脘闷,腹胀便溏,口淡不渴,神疲畏寒。舌质淡体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沉细迟。
  •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若见脘腹作胀,胁肋隐痛,不思饮食,大便时秘时溏,宜用逍遥散;若见胁下有癥积胀痛,宜用硝石矾石散或鳖甲煎丸;若脾胃虚弱明显者,可配服香砂六君子汤。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

  • 阳黄:可选太冲、内庭、阳陵泉、胆俞,毫针刺用泻法;
  • 阴黄:可选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胆俞、气海,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并灸。

【预防护理】

  • 1.饮食宜新鲜清淡,不宜过食肥腻甘甜,壅脾生湿之品,忌饮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 2.注意休息,不能劳累,并保持乐观情绪。

黄疸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症。萎黄多由气血亏虚所致,要注意鉴别,不可按黄疸施治。以目黄为主黄疸可出现于多种疾病,临床首当辨明阴阳方予施治。一般阳黄病程较短,阴黄病程较长,急黄为阳黄之重症,应及时救治。阳黄热盛于湿热易退,湿盛于热者应防其迁延转阴,缠绵难愈。黄疸治疗大法应为化湿邪,利小便,使邪有出路。即以祛湿、利湿为主要治法。黄疸消退之后,有时并不意味病情痊愈,仍需注意健脾疏肝等善后调理,以防残湿余热不清,或肝脾气血损伤不复,迁延不愈,引起反复或转成"臌胀","癥积"。萎黄多由气血亏虚所致,要注意鉴别,不可按黄疸施治。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