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菊三七

菊三七

菊三七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根或全草。7-8月间生长茂盛时采,或随用随采。

【原形态】

菊叶三七,多年生草,高达1m左右。宿根肉质肥大,土褐色,具疣状突起及须根,断面灰黄白色。茎直立,具纵棱,绿色略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或稍具细毛。基生叶簇生,匙形,边缘锯齿或作羽大辩论分裂,花时凋落;茎下部和中部叶互生,长椭圆形,长10-25cm,宽5-10cm,羽状分裂,裂片卵形以至披针形,边缘浅裂或有疏锯齿,两面近光滑或具细毛,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具2-5浅裂的假托叶2枚;茎上部叶渐小,卵状披针形,边缘羽状齿裂,或有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1.5-2cm,排列成伞房状,着生于枝顶;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层,条状披针形,长约1.5cm,边缘膜质,外层丝状;花全为两性,筒状,金黄色,花冠先端5齿裂,花柱基产小球形,分枝先端有细长浅形具毛的尖端,长约4mm。瘦果狭圆柱形,有条纹,被疏毛;冠毛丰富,白色。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沟边及屋舍旁肥厚湿润的土壤中。
  •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性味

味甘;微苦;性温

性状

根茎呈拳形团块状,长3-6cm,直径约3cm,表面灰棕色工棕黄色,鲜品常带淡紫红色,全体金具瘤状突起,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面有细根或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灰黄色,鲜品白色。气无,味淡而后微苦。

全草长50-100cm。根茎块状,具疣状突起及须根。茎单一或上部分枝,具纵沟及细柔毛,表面黄绿以或略带紫色。叶互生,多皱缩,长可达20cm,叶柄长约2cm,茎上部叶近无柄;完整叶片羽状深裂,边具不规则锯齿,膜质。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生于枝顶,花全为两性,筒状,黄色。气无,味微苦。

菊三七的效果

功效

为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根或全草。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腹痛,大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蛇咬伤,外伤出血。

主治

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腹痛,大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根3-15g;或研末,1.5-3g;全草或叶10-30g。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敷。

菊三七的药方

  • ①治跌打损伤,经闭,咳血,吐血:三七草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或捣汁,冲烧酒服。
  • ②治衄血: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
  • ③治乳痈:三七草全草五钱。水煎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 ④治无名肿毒:土三七叶,红赤葛根皮。捣绒包敷。(《四川中药志》)
  • ⑤治毒虫螫伤:土三七叶汁液,涂患处,(《岭南采药录》)。
  • ⑥治杨瘌毛入肉作痛:土三七叶,捣烂涂。(《秘方集验》)
  • ⑦治急慢惊风: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捣汁一钟,用水酒浆和匀灌入。(《延绿堂方》)

【各家论述】

《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消肿。治跌打损伤,瘀积肿痛,痈疮肿疡,乳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