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莨菪根

莨菪根

莨菪根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茄科植物莨菪的根。秋季拔取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无毛。茎直立,圆柱形,基部木质化,上部呈叉状分枝,绿色,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幼枝四棱形,略带紫色,被短柔毛。叶互生,上部叶近对生;叶柄长2-5cm;叶片宽卵形、长卵形或心脏形,长5-20cm,宽4-1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不对称,边缘具不规则短齿、或全缘而波状,两面无毛或被疏短毛,叶背面脉隆起。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花梗长约1cm,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状,长4-6cm,直径1-1.5cm,淡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整齐或不整齐,先端尖,花后萼管自近基部处周裂而脱落,遗留的萼筒基部则宿存,果时增大呈盘状,直径2.5-3cm,边缘不反折;花冠管漏斗状,长14-20cm,檐部直径5-7cm,下部直径渐小,向上扩呈嗽叭,白色,具5棱,裂片5,裂片5,三角形,先端长尖;雄蕊5,生于花冠管内,花药线形,扁平,基部着生;雌蕊1,子房珠形,2室,疏生短刺毛,胚珠多数,花柱丝状,长11-16cm,柱头盾形。蒴果圆球形或扁球状,直径约3cm,外被疏短刺,熟时淡褐色,不规则4瓣裂。种子多数,扁平,略呈三角形,熟时褐色。花期3-11月,果期4-11月。 一年生草本,高1-2m。有恶臭,全株被白色细腺毛及短柔毛。茎粗壮,直立,圆柱形,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呈叉状分枝,灰绿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广卵形,长8-20cm,宽5-12cm,先端急尖,基部斜心形,全缘或呈微波状,背面叶脉隆起。花大,直立或斜升,长15-20cm,直径7-8cm,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具5棱;花萼筒部有5棱角,先端5浅裂,花后自近基部断裂,宿存部分椭果实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蒴果生于下垂的果梗上,近圆形,密生柔韧针状刺并密被短柔毛,熟时先端不规则裂开。种子多数,肾形,淡褐色或黄褐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性味

味苦;辛;性寒;有毒

莨菪根的效果

功效

为茄科植物莨菪的根。主治疟疾,疥癣。

主治

截疟,攻癣,杀虫。主疟疾,疥癣。

用法用量

  • 内服:烧存性研末,0.3-0.6g。
  • 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禁忌

  • 1.《本经逢原》:多食令人狂走。
  • 2.《内蒙古中草药》:内服慎用,心脏病、心力衰竭者忌用。

莨菪根的药方

  • ①治疟无问新久:捣莨菪根烧为灰,和水服一合,量人大小强弱用之。
  • ②治癣:捣莨菪根,蜜和敷之。
  • ③治狂犬啮人:捣莨菪根,和盐敷之,日三。
  • ④治恶刺:莨菪根,水煮,浸之,冷复易。①-④方均出《千金方》)
  • ⑤治趾间肉刺:莨菪根捣汁涂之。(《纲目》)

【各家论述】

  • 1.《本经逢原》:今人用(莨菪)根治噎膈反胃,取其性走,以祛胃中留滞之邪,噎膈得以暂开,虚者误服,为害不测。
  • 2.《纲目》:治邪疟,疥癣。杀虫。

【临床应用】

莨菪根外形颇似胡萝卜,常杂长于葫萝卜地内,故有误食中毒者。其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曾报道8例生食或熟食胡萝卜,2-4小时后发生下述中毒症状: 一、颜面潮红,瞳孔散大,腺体分泌减少;二、步伐不稳,平衡失调;三、意识不清,出现丰富、生动的视幻觉。上述中毒症状可能系本品所含托品碱类生物碱所致。中毒患者,经一般对症治疗均获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