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为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较多发,好发婴幼儿,尤其是三岁以下婴幼儿更为多见。
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本病的外因主要是寒温失调,感受风邪;其次为温热病中温邪直接灼伤肺络而成。内因主要是小儿肺脏娇嫩,形体未充,卫外不固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罹患其他疾病而致正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导致肺失清肃。
【辨证论治】
(一)常证
1.风寒闭肺
- 主症:恶寒发热,咳嗽气急,咳喘痰鸣,无汗不渴,痰稀色白。舌苔薄白或白腻,舌淡红,脉象浮紧,指纹青红,多在风关。
- 治法:辛温解表,化痰定喘。
- 方药:三拗汤加减。舌苔白腻,痰多者,加莱菔子、白芥子、半夏;发热无汗,表证为主者,加荆芥、淡豆豉;寒邪外束,肺有伏热者,加桂枝、石膏。
2.风热闭肺
- 主症:发热恶风,咳嗽痰黏,微有汗出,口干而渴,鼻流浊涕,甚者气促鼻煽,面色红赤,咽红,小便黄少。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指纹青紫,多在气关。
- 治法:辛凉宣肺,止咳化痰。
-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甘石汤加减。咳剧痰多者,加瓜萎、川贝、天竺黄;热重者,加黄芩、山栀、鱼腥草、板蓝根;热重便秘者,加桑白皮、制大黄;热重伤阴者,加鲜沙参、鲜石斛、鲜生地、荸荠汁;咽喉红肿疼痛者,加射干、蝉蜕。
3.痰热闭肺
- 主症:壮热烦躁,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发绀,面赤口渴,喉间痰鸣。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滑。
-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 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热盛者加黄芩、连翘、栀子;喘盛者,加桑白皮;痰稠难出者,加天竺黄、胆南星、竹沥、浙贝;大便燥结者,加大黄;唇紫者,加丹参、当归、赤芍。
4.阴虚肺热
- 主症:潮热盗汗,面色潮红,口唇红赤,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光剥,舌质红而干,脉象细数。
-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虚热重者,加地骨皮、青蒿;咳嗽重者,加百部、枇杷叶;食欲不振者,加山楂、生谷芽、生麦芽;痰多者,加天竺黄、制胆南星。
5.肺脾气虚
- 主症:低热,起伏不定,面色白而无华,咳嗽无力,气短多汗,神疲乏力,消瘦纳呆,大便溏薄。舌白滑偏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
- 治法:益气健脾,肃肺化痰。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虚汗多者,加黄芪、煅龙骨、煅牡蛎;痰多者,加陈皮、半夏;咳嗽甚者,加紫菀、款冬花;纳谷不香者,加神曲、谷芽、麦芽;大便不实者,加怀山药、炒扁豆。
(二)变证
1.心阳虚衰
- 主症: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汗出不温,四肢厥冷,右胁下肿块短时间内增大,脉细数而微,甚者可见呼吸不整,时快时慢等。舌紫黯或淡白。
-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气阴两竭者,加生脉散;呼吸节律不齐者,加麝香(适量)、樟脑(适量)冲服或同时嗅鼻;面色口唇发绀,肝脏肿大者,加当归、红花、丹参。
2.内陷厥阴
- 主症: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呼吸浅促微弱,或间歇叹息。舌质红绛,苔黄糙,脉弦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 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昏迷痰多者加郁金、胆南星、天竺黄;高热神昏者,加安官牛黄丸或紫雪丹。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
清开灵口服液,每次1~2支,每天3次;或清开灵注射液40~ 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
2.针灸疗法
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膻中控制喘憋,每日1次。痰热闭肺加少商、曲池、中脘;阳气虚脱加气海、关元、百会,每日1次。
【预防护理】
- 1.搞好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少去公共场所。
- 2.气候寒冷不调时,随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 3.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多喂开水。
- 4.呼吸急促时,应保持气道通畅,并随时吸痰。
- 5.对重症患儿要加强巡视,注意病情变化。
本病应与咳嗽、哮喘等证作鉴别,咳嗽是以咳嗽为主症,可伴发热,无气急,气促鼻煽。哮喘以咳嗽、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多数不发热为特征。
参考书目:李佃贵主编.中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