稞子
名称
Millet
白梁粟,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黄粟(《陆川本草》),稞子(《滇南本草》整理本)。
稞子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粢。
【原形态】
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须根粗大。秆粗装,直立,高0.1-1m。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先以近边缘及叶片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1圈纤毛;呀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cm,宽5-33mm,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锤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cm,宽1-5cm,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异主轴密被柔毛,刚毛显着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mm,黄色,褐色或紫色;第1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2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花、果期夏、秋季。
2.粟,本变种的主要特征在于:植物体细弱矮小,高20-70cm。圆锥花序呈圆柱形,紧密,长6-12cm,宽5-10mm;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mm,黄色,刚毛长约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
性味
- 味甘;咸;性凉。
- 陈粟米:苦,寒。
稞子的效果
功效
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种仁。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经脉
肾;脾;胃经
主治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主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止痢,解烦闷。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煮粥。
-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熬汁涂。
注意禁忌
《日用本草》: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稞子的药方
- ①治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汤饮不下:粟米半升,杵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食医心镜》)
- ②治消渴口干:粟米炊饭,食之良。(《食医心镜》)
- ③治孩子赤丹不止:研粟米敷之。(《兵部手集方》)
- ④治汤火灼伤:粟米炒焦,投水,澄取汁,煎稠如糖,频涂之。能止痛,灭瘢痕。一方半生半炒,研末,酒调敷之。(《崔氏纂要方》)
- ⑤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蹇涩,精神昏愦,手脚不遂,口喎面戾:白粱米三合,荆芥一握,薄荷叶一握,豉三合。以水三大盏,煮荆芥、薄荷、豉,取汁二盏,澄滤过,入米煮作粥,空腹食之。(《圣惠方》粱米粥)
- ⑥治蓐劳:猪肾一具(切,去筋),淡豆豉五合(绵裹),白粱米三合,葱白(切)一升,人参、当归各一两。水三升,煎八合,分二服。(《普济方》粱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