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花根
白刺花根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夏季采收。
【原形态】
矮小灌木,高1.2米左右。树皮灰褐色,多疣状突起;枝条棕色,近于无毛,具锐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21枚,长倒卵形,长7~12毫米,宽4~7毫米,先端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疏生平伏的白毛。总状花序着生于老枝顶;花疏生而下弯,约6~12朵,白色或蓝白色,有短花梗;萼小,杯形,5浅齿,紫蓝色;花冠长1.5厘米,旗瓣倒卵状至匙形,龙骨瓣基部有钝耳。荚果长3~6厘米,粗约5毫米,串珠状,有长嘴,密生白色平伏长柔毛,节3~5个。种子椭圆形。花期3~5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或草坡。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河南、山西、河北等地。
性味
- ①《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 ②《文山中草药》:味苦,性寒。
白刺花根的效果
功效
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用于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便血,鼻血。
主治
- ①《贵州草药》:清热,凉血,解毒。治鼻血,便血。
- ②《文山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治痢疾,膀胱炎,血尿,水肿。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
- 外用:捣敷。
白刺花根的药方
治便血:白花刺根、苦参各三钱。煨水服。(《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