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瘀血

瘀血

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运行障碍、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在中医文献中,瘀血又称"恶血"、"蓄血"、"污血"等。

瘀血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瘀血的形成

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跌仆损伤等原因,一旦引起心、肺、肝、脾等脏腑功能失常,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淤积体内,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 1.外伤
    跌仆损伤、闪挫扭伤、金刃枪弹、手术等各种外来损伤,导致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留积体内则成瘀血。
  • 2.气虚
    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则血行迟缓、涩滞不畅而成瘀血;气虚无力统摄血液,则血逸脉外,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则血液停积体内而成瘀血。
  • 3.气滞
    情志郁结、痰饮壅塞、结石梗阻等,皆可阻遏脉络、阻滞气机,使血液运行不畅或淤积于局部,形成瘀血。
  • 4.津亏
    外感热邪,灼伤津液,或汗、吐、下太过等导致津液丢失,使血液黏稠,运行不畅,变生瘀血。
  • 5.痰浊
    痰浊为有形之邪,易阻遏气机,壅塞经络,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如痰浊流注肢体,则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等。
  • 6.血寒
    外感寒邪,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或使血液瘀积于局部,形成瘀血。
  • 7.血热
    外感温热邪气,或体内阳盛化火,火热邪气煎熬血中津液,血液黏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互结;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壅滞于体内则形成瘀血。

瘀血形成示意图
1 #

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不仅失去了血液的正常功能,而且能作为继发性病因,导致新的病变。其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易于阻滞气机

瘀血为有形之邪,易阻滞气机,气机郁滞又进一步加重瘀血,从而形成气滞与血瘀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如外伤致瘀,表现为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血瘀气滞的症状。

2. 影响血液运行

瘀血停留于脉内或脉外,可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瘀血阻滞于心脉,可致心脉痹阻,出现胸痹心痛;瘀血留滞于肝,可致肝脏脉络阻滞,发为癥积;瘀血阻滞于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形体官窍脉络瘀阻,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等。

3. 影响新血生成

瘀血是病理性产物,已失去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瘀血阻滞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影响新血的生成。因此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故久瘀之人,常可见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血液亏虚和机体失濡的临床表现。

4. 病证繁多,病位固定

瘀血形成原因各异,停留部位不同,故可导致多种复杂的病证。如血寒致瘀,多伴有疼痛、手足皮肤青紫等;血热致瘀,则多伴有面红目赤、舌色红绛等。若瘀血在心,可见心悸气短、胸闷心痛,甚则唇舌青紫、汗出肢冷;瘀血在肺,则宣降失调.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于肝,可见胁肋刺痛、腹胀纳呆、渐成癥积肿块.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有块、或崩漏下血;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肿痛青紫;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头痛、头晕。

瘀血所致病证虽然繁多,但瘀血一旦停滞于机体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积肿块形成而久不消散等特征。

瘀血致病特点示意图
1 #

瘀血致病的临床特征

瘀血致病虽然错综繁多,但亦有其共同的临床特征。

  • ①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部位固定、拒按、昼轻夜重。
  • ②肿块:大多固定不移。在体表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在体腔内则可扪及质硬、坚固不移的肿块。
  • ③出血:一般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 ④发绀:面色紫暗,口唇、爪甲青紫。
  • ⑤舌象:舌质紫暗,舌有瘀斑、瘀点等。
  • ⑥脉象:涩或结代。

此外,亦可兼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健忘等。若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或有外伤、出血、胎产、手术史等,虽无明显瘀血征象,也可考虑有瘀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