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中医对阿米巴痢疾的治疗及介绍

中医对阿米巴痢疾的治疗及介绍

 阿米巴痢疾以下利不爽,腹部疼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为特征。主要外因湿热熏蒸,内因饮食不洁,积滞肠中,大肠传导失常所致。如果在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入里,或素体阳盛,湿从热化的条件下发病,则形成湿热痢。如果感受的痢疾病菌多,毒力强,则形成疫毒痢。若恣食生冷瓜果,中阳受伤,或外感寒湿入里、或素体阳虚,湿从寒化而发病,则形成寒湿痢。正如《症因脉治》所说:"寒湿时行,内气不足。乘虚感人,郁遏营卫,卫郁营泣,内传肠胃,则水谷不化,气血与糟粕互相蒸酿,而痢下赤白之症作矣";。由于感邪种类,感邪多少,病邪毒力大小以及人体素质,内环境等条件不同,就形成轻重不同,寒热湿偏重不同的证候。

   慢性痢疾者,日久正气受伤,邪气留恋,或者素体不强,正气亏虚,形成正虚邪恋,反复发病。根据所虚不同,也有所区别,如病久不愈,邪不尽去,与湿热、寒湿、食积蕴结于肠,困阻脾胃,脾胃气虚,正虚邪留,反复发作,就形成休息痢;如果邪气与湿热相合,热重于湿,热盛伤阴,或素体阴虚感受邪气,久痢不愈,就形成阴虚痢;如果邪气与寒湿相合,寒湿损伤中阳,甚至进一步由脾及肾,脾肾阳虚,或素体阳虚感受邪气,久痢不愈,就形成虚寒痢。

   慢性痢疾久治不愈时,精神刺激程度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就可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五脏六腑功能紊乱加重,或使人体正气虚弱,易被外邪侵袭而发病。也就是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气滞血涩,饮食难化,日久交结,渐致下痢赤白粘冻。或因忧思伤脾,运化失职,饮食停积,与气血搏结而酿成痢疾。临床上多见于休息痢。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常因饮食不节或食不洁之物,脾胃受伤,则湿热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胃肠,损伤脾胃,湿热毒邪下注,滞留肠间,气机不畅,以致气血阻滞,湿热熏蒸,腐败化为脓血,而为痢疾。急性称"脓血痢";,慢性称"休息痢";。若湿热疫毒炽盛,或久治不愈,邪气留恋,内伤于肝,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日久结成癥块;气血腐败成脓,发为肝痈。日久耗气伤阴,正虚邪恋,故后期病人常出现消瘦、乏力、盗汗等气阴两虚之证。

   病理肠粘膜上皮增生,溃疡底部出现肉芽组织,溃疡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溃疡反复发生,有时愈合,愈合溃疡边缘又可有粘膜增生。阿米巴侵入粘膜后借其伪足的活动及所分泌的溶组酶破坏粘膜,产生糜烂和浅表溃疡。由于滋养体大量繁殖,增加粘膜破坏的速度。阿米巴病灶通过细长管状溃疡与肠腔相通,损害可在基膜或在粘膜肌层停止,然后向两侧扩大,形成底宽的凹陷坏死区,典型的呈烧瓶样溃疡,溃疡之间粘膜可正常。

   病理生理阿米巴滋养体借其伪足的机械作用和多种溶组织酶的蛋白水解活性,穿透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造成溃疡。溶组织酶包括酪蛋白酶、明胶酶、透明质酸酶、纤维蛋白溶解酶、磷酸酯酶等。不同虫株所含同功酶不同。溶组织阿米巴与靶细胞直接接触时可释放出不耐热的内毒素,并原虫能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阿米巴痢疾辨证上,要在分清寒热虚实的基础上,注意两大主症即痢下脓血和里急后重。一般湿热痢,热重于湿而邪偏于血分,则泻下赤多白少;湿重于热而邪"偏于气分,则泻下白多赤少。感受疫毒较重的则发病急骤,壮热烦渴,甚至神昏惊厥,发为疫毒痢。在湿热痢和疫毒痢,表现湿热疫毒上冲于胃,下痢而又不能进食为噤口痢。由寒湿停滞于肠中,而不兼虚证者为寒湿痢。久治不愈兼见脾肾阳虚证的为虚寒痢。久痢不愈,正气耗伤,余邪未尽,滞留肠中,表现时发时止的为休息痢。

   (1)湿热痢: 证候: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甚则脱肛,排便频数,或伴有发热恶寒,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2)疫毒痢:证候:发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胸满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脓血便,便数频繁。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象滑数或疾,严重者昏迷痉厥。

   (3)寒湿痢:证候:腹痛里急,痢下赤白,状似胶冻,白多赤少,里急后重,口淡乏味,不渴,脘腹痞闷,小便清白,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4)虚寒痢(迁延痢):证候:久痢不愈,脾肾虚弱,中气不足,会转成慢性痢疾。大便常带粘白,腹有隐痛,排便无力,甚至脱肛。食欲欠佳、体弱无力。

   (5)休息痢:证候:下痢经年不愈,时作时止,大便带有赤白粘冻,里急后重,,舌质淡红,苔腻,脉象细涩或虚大或濡软。

   (6)噤口痢:证候:下痢不食,或呕哕不能食。胸闷,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恶心,或食后呕吐,肌肉消瘦,口淡不渴,舌质淡红。

   急性阶段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慢性阶段分为休息痢、虚寒痢、阴虚痢。临床以休息痢和湿热痢为多见,以疫毒痢为危重症。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每日大便次数不超过2次。

   2.停药后,粪便镜检及培养阿米巴隔日1次,连续两次阴性。慢性患者粪便浓集法找溶组织阿米巴包囊阴性,至少两次。

   3.乙状结肠镜检查粘膜正常。

   4.血清学检查两次以上阴性者,但抗体的效价痊愈后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故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进行制定。

   5. 出院后每月随诊1次(包括症状,体征、大便检查及阿米巴培养等),共6次,各项均为阴性。

   预后一般急性阿米巴病的预后较好,大多在短期内治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少数患者转为慢性阿米痢疾。预后与病程长短,有无并发症有二定关系。如有合并肝脓肿、脑脓肿、肠穿孔、腹膜炎者预后较差。因此,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者预后比较好。

  中医治疗在治疗上以导滞、行气、和血为原则。初期属湿热证,所谓"利无止法,以通为止";。后期属虚证或虚中挟实证,以攻补兼施,或温补收涩为主,不可过于苦寒,损伤脾胃。若病情危重者,属内闭外脱者,急宜回阳救脱,积极抢救。

   一、辨证治疗:

   (1)湿热痢: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佐以调气、行血、导滞。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15g,甘草3g,黄芩9g,黄连9g,水煎服。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水煎服、腹痛严重者加木香、青皮、白芍等;便中鲜血多者加地榆炭、槐花炭、当归炭。有表证的加香薷、淡豆豉、夹积滞的加枳壳、槟榔、厚朴。

   (2)疫毒痢: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加银花。地榆、赤芍、丹皮、枳壳、木香等。若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甚至痉厥,舌质红绛。苔黄燥,脉细数、为热毒深入心营,用神犀丹:犀角、石菖蒲、黄芩,鲜生地、银花、金汁、连翘、板蓝根、香豉、玄参、花粉、紫草。或紫雪丹:黄金、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升麻、人参、甘草、犀角、羚羊角、沉香、木瓜、丁香、朴硝、辰砂、麝香)以清热解毒,宣窍镇痉。若症见汗出肢冷,脉细喘促,昏迷,为内闭外脱之象,应用参附汤或独参汤回阳救逆。

   (3)寒湿痢:

   治法:温中、化湿、调气。

   方药:①附桂理中汤:党参12g,干姜9g,白术12g,炙甘草6g。水煎服。加当归、木香、白芍。②艾叶3g,干姜3g,莱菔子4.5g,水煎服,每日3剂。

   (4)虚寒痢(迁延痢):

   治法:补中益气,清肠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15g,甘草6g,党参12g,当归10g,桔皮6g,升麻3g,柴胡3g,白术9g;水煎服。合桃花汤:赤石脂24g,干姜6g,粳米30g。水煎服。若见有急性痢疾症状,为湿热未清,去赤石脂、干姜等收涩药,加清热化湿解毒药。若久痢不愈,耗伤阴血,下痢赤白粘冻,体虚乏力、伴有腹痛、微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痢,用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黄连、阿胶、黄芩、鸡子黄、芍药、当归、干姜)进行加减。

   (5)休息痢:

   治法:温中和血,苦辛通降。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或连理汤:人参、白术、干姜、炙草、黄连、茯苓加减。若症见遇寒即发,下痢白冻,无力少食,舌淡苔白,脉沉。为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用温脾汤:人参、桂心、干姜、附子、大黄加减。

   (6)噤口痢:

   治法:清化湿热,和胃降浊。

   方药:用开噤散:人参、黄连、石菖蒲、丹参、石莲子、茯苓、陈皮、冬瓜子、陈米、荷叶蒂。合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加减。如汤剂不受者,先用玉枢丹:山慈姑、续随子、大戟、麝香、腰黄、朱砂、五倍子。少量冲服。若症见舌质红绛而干,脉细脉,为胃阴已大伤加石斛、麦冬、沙参、生地等养胃滋阴。

   二、简易方治疗:

   (1)鸭胆子:去壳取仁,成人每次15~20粒,每日3次;胶囊分装,饭后服。连服7~10天为一疗程。

   鸭胆子对阿米巴滋养体有杀灭作用,对阿米巴痢疾的根治率为50%,症状消失为2~7天,镜检阴转为3~5天,复发率为6%左右。

   (2)白头翁:取根茎每日15~30g,水煎,分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或入煎剂用。重症另用30~50g煎成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大剂量白头翁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并对肠粘膜有收敛作用,所以能止痢并能止血。

   (3)大蒜:紫皮大蒜,每日1枚(约6g), 10日为一疗程。10%大蒜浸出液,可作保留灌肠,适用于慢性阿米巴痢疾。

   (4)石榴皮:干品60g,加水200m1,煎成100m1,过滤去渣即成60%石榴皮煎剂。成人每次20m1,每日服三次。慢性阿米巴痢疾6日为1疗程,无效时再继续服1疗程。一疗程治愈率90%。

   (5)天香炉(金锦香):用30~60g,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空腹各服1次,连服3~5天,服药期间忌吃豆腐、蛋类。治阿米巴痢疾效果比较好。

   (6)铁线草60g,风尾草60g、大蒜30g,水煎服。治阿米巴痢疾有一定的疗效。

   三、验方治疗

   (1)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白头翁30g、黄芩15g、黄连9g,鸦胆子、厚朴、藿香各9g。恶寒高热者加葛根12g,双花15g;下痢赤多者加生地榆15g;恶心呕吐者加半夏9g;腹痛者加白芍10g;伤津者应适当的补液。

   (2)方药:当归50g、防风炭50g、白头翁15g、北秦皮15g、炒黄柏15g、生地黄25g、炮姜炭5g、赤芍15g、水煎服。

   (3)方药:太子参10g、炒白术10g、升麻3g,炮姜3g,白芍10g、煨木香5g、焦楂炭10g、乌梅炭5g、炙甘草3g、广陈皮5g、石榴皮10g。水煎服。

   中药

   针灸1.体针

   (1)急性阿米巴痢疾:主穴足三里、天枢。备穴

   曲池、阴陵泉、关元。有脓血便时针主穴,高热时加曲池,减天枢;有里急后重者加阴陵泉或关元。每日针刺1~3次,症状减轻后,改为每日1次,症状消失后,仍需要继续治疗1周。

   (2)慢性阿米巴痢疾:针刺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三阴交、足三里等。也可针刺急性阿米巴痢疾的穴位。每日或隔日1次针刺。

   2 .耳针

   小肠、大肠、直肠下段。留针30分钟,间歇运针3~4次。症状严重者每日治疗2~3次,一般可针治1~2次,持续3~7天。慢性阿米巴痢疾则加脾、肾、神门、交感,选3~5穴,针轻刺激,留针10分钟、隔日1次。

   3.穴位注射 天枢:用氯霉素注射液2ml(250或100mg)加1%普鲁卡因0.5m1,每侧穴位注入lmL。针刺要深。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4.灸法 神阙、关元、气海、脾俞、肾俞、足三里。

   (1)艾条温和灸:每日灸1~2次,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20~30分钟,3~5次为一疗程。

   (2)艾炷隔蒜灸: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灸5~7壮,3次为一疗程,多用于腹部输穴。

   (3)艾炷隔盐灸:选用神阙穴,每次灸5~7壮,每日灸一次,3~5次为1疗程。

   (4)大黄敷灸:将大黄细末,取1g纳入神阙穴,上以胶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以愈为度。

   (5)针上加灸:每日1次,每次选用2~4穴位,每穴施灸15~20分钟,或2~4壮,3次为1疗程。此法对急性和慢性阿米巴痢疾均有明显的疗效,能迅速控制症状。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阿米巴病病情轻,并初期按中医辨证分型法单纯服用汤药即可治愈。如果病情重时,服用中药汤剂,同时加抗阿米巴药物联合用药。

   慢性阿米巴病:久延不愈者,用中药及西药抗阿米巴药物之外,并用针灸疗法有较好的疗效。

   1.中医对阿米巴病采用清热解毒、治血止痢的方法,血行则便脓自愈,气调则后重自除。赤痢重用血药,白痢重用气药,行气和血消除里急后重。疫毒痢治疗,重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药。噤口痢治疗,用安胃降浊之法。寒湿痢治疗,以温中燥湿调气为主。休息痢治疗,虚实挟杂,正虚邪恋,应扶正祛邪并用以调理脾胃为主。虚寒痢治疗,以温补脾肾固涩为主。急性阿米巴痢疾,用解毒生化汤(白芍、金银花、甘草、三七粉、鸦胆子等)。

   2. 西医用抗阿米巴药物、根据药物的作用,用药治疗如下:

  (1)杀灭组织型阿米巴药物,如吐根碱和去氢吐根碱、氯化喹啉等。

  (2)杀灭肠腔型阿米巴药物,如双碘喹啉、喹碘仿、氯碘喹啉、五价胂剂、抗生素类等。

  (3)兼杀灭组织型和肠腔型阿米巴药物,如甲硝哒唑、甲硝磺酰哒唑、哌硝噻唑等。

  预防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卫生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及其传播途径,做好预防工作。

   2.保护好水源不被粪便污染,注意饮水卫生。

   3.消灭苍蝇和蟑螂等媒介昆虫。

   4.搞好饮食卫生,加强饮食行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管理,发现感染者要及时离岗治疗,治愈后再恢复其职业。

   5.服中药预防

   ①马齿苋一把,大蒜2头,水煎服;或大蒜,蒸熟内服,每次1个、每日3次。②大蒜适量生吃。③风尾草、银花藤、火炭母各250g,番石榴叶、辣葱各60g,加水5000m1,煎至2500m1,供给10人作茶饮,连服3~5天。

  历史考证

  本病我国古代医书《内经》称"肠辟";,《金匮》称"下痢";,《伤寒论》、《诸病源候论》等就已记载有下痢、疫痢、赤痢,白痢、赤白痢、五色痢、休息痢等症,《千金方》按症候的性质称为寒痢、热痢、疫痢、休息痢、禁口痢等。宋以前还有称为"滞下";。《丹溪心法》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说明早在金元时代,就认识本病会相互传染和普遍流行,是胃肠道传染病。名称繁多,极不统一。西医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吸收功能障碍等均属于中医学"痢疾";的范围。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书中尚不能明确其病因为阿米巴原虫,而统归于湿热、疫毒邪气的侵袭,因此,统属于中医的痢疾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