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百科
  2. 猫眼草

猫眼草

名称

猫儿眼(《中国药植图鉴》),打碗花、打碗棵、打盆打碗(《河北中药手册》)。

猫眼草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

【原形态】

猫眼草,又名:耳叶大戟、细叶猫眼草。多年生草本,高30余厘米。茎细而圆,自基部分枝,内含白色乳汁。单叶互生;叶片线形,长3厘米许,宽不及3毫米,先端稍尖或钝,基部渐细成一不明显的短柄,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花枝3次分枝;苞叶卵状三角形或阔三角形,总苞2片,形圆;子房3室,花柱3,分离,顶端2浅裂。蒴果三棱状球形,径约2毫米,表面黄色。种子矩圆状卵圆形,黄色。

【生境分布】

生长山坡路旁。分布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东北等地。

性味

性微寒,味苦,有毒。

性状

全草长20-40cm。茎呈圆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基部呈紫红色,具纵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无柄,叶片狭长形,易脱落往往皱缩,长2.5-5cm,宽2-3mm。茎上部的分枝处有的叶轮生。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多歧聚伞花序,基部的叶状苞片呈半月形至三角状肾形。蒴果三棱状卵圆形,光滑,气特异,味淡。

猫眼草的效果

功效

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全草。用于痰饮咳喘,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疟疾;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疮癣搔痒。

经脉

肺;肝经

主治

镇咳,祛痰,散结,逐水,拔毒,杀虫。用于痰饮咳喘,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疟疾;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疮癣搔痒。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钱;
  • 外用:适量,熬膏外敷或研粉用香油调敷患处。

猫眼草的药方

  • ①治颈淋巴结结核已破成管:猫眼草煎熬成膏,适量外敷患处。(《河北中药手册》)
  • ②治癣疮发痒:猫眼草研末,香油花生油猪油调敷患处。(《河北中药手册》)

【名家论述】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疔疮,鲜猫眼草、盐卤捣烂敷患处。待疮破口出脓后,再用大叶山鸡尾巴草(乌毛蕨科狗脊)根,去毛剥皮,捣细加白糖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