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底珠
叶底珠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的嫩枝叶或根。嫩枝叶,春末至秋末均可采收,割取连叶的绿色嫩枝,扎成小把,阴干;根全年均可采,除去泥沙,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叶底珠,灌木,高1-3m。茎丛生,多分枝,小枝绿色,纤细,有棱线,上半部多下垂;老枝呈灰褐色,平滑无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或饭店状椭圆形,全缘或具不整齐的波状齿或微被锯齿。3-12朵花簇生于叶腑;花小,淡黄色,无花瓣;单性,雌雄同株;萼片5,卵形;雄花花盘腺体5,分离,2裂,5萼片互生,退化子房小,圆柱形,长1mm,2裂;雌花花盘几不分裂,子房3室,花柱3瓣。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路边。
-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小毒
炮制
取连叶绿色嫩枝,扎成小把阴干备用。根,去泥土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状
嫩枝条呈圆柱形,略具棱角,长约30-40cm,粗端径约2mm。表面暗绿黄色,有时略带红色,具纵走细微纹理。质脆,断面四周纤维状,中央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有时尚有黄色的花朵或灰黑色的果实。气微,味微辛而苦。 根不规则分枝,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皱,疏生突起的小点或横向皮孔。质脆,断面不整齐。木质部淡黄白色。气微,味淡转涩。
叶底珠的效果
功效
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的嫩枝叶或根。用于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眩晕,耳聋,神经衰弱,嗜睡症,阳痿,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小儿疳积。
经脉
肝;肾;脾经
主治
祛风活血,补肾强筋。用于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眩晕,耳聋,神经衰弱,嗜睡症,阳痿,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